理財産品收益率相對回落

2013-07-16 09:18     來源:華西都市報     編輯:林天泉

  7月,理財産品收益率相對回落。

  低利率背景下如何理財才能又穩健又能提高收益。理財專家建議:普通投資者應合理分配資金,採取多渠道、多模式的投資方式,並將長期和短期投資相結合,以分散風險,穩健理財。

  7月已經過半,理財産品收益率相對回落。在此情況下,很多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是:低利率背景下如何理財才能又穩健又能提高收益。家住肖家河的張蘭女士提問:“現在的錢簡直不值錢,一張100元打散之後嘩啦啦的就用完了,不想點辦法錢生財,怎麼辦呀!”

  針對現在這種“貨幣購買能力下降”、“理財産品收益較低”的現狀,華西社區記者採訪到銀行、理財公司等業內人士,他們給出建議:普通投資者應合理分配資金,採取多渠道、多模式的投資方式,並將長期和短期投資相結合,以分散風險,穩健理財。

  要“穩得起”

  見風使舵不是好策略

  通過調查,目前不少銀行推出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率能夠在5%以上。招商銀行理財師璐璐建議,投資者配置一些中長期高收益的穩健型理財産品,以提前鎖定高收益。

  雖然近期市場在售的高收益理財産品期限都比較短,而大部分投資者通常都有自己的投資期限,大家最好不要為高收益而打亂自己的資金規劃。

  “別家的利率高,我為什麼不能去別家買理財産品呢?我們能多賺點為啥不賺?”住在錦江區橡樹林的夏女士是個理財新手,經常猶豫不決。對此,“因為每款理財産品都有幾天的起息期,結束後還有幾天的到賬期,如果市民買一個月的理財産品,那大概要有一個周左右的‘空檔期’是沒有利息的,如果頻繁‘跳動’,不會獲得很好的收益,算一算,和定期存款收益差別不大。”理財專家表示。

  模式多元化

  中長期合理搭配

  “我們做理財規劃,目的就是讓客戶在保證本金安全的前提下,讓大家能夠合法有效的賺更多的錢。”冠群馳騁西門環球廣場分公司高級理財規劃師張長明建議,“對於短期投資者,除短期高收益銀行理財産品,還可考慮國債回購,國債回購風險低,且收益率普遍高於同期銀行理財産品。”除以上這種模式,大家還可以將用於理財投資的資金分成流動資金、預留資金和生利資金三類。前兩類資金可投資于儲蓄和短、中期理財産品,生利資金則可以投資股票、基金、外匯等高收益産品。

  張長明舉例説明:“之前曾有名客戶,希望在較穩固情況下,讓收益能夠相對更高。由於其抗風險能力不是很高,所以我建議他將用於中長期投資理財金額中的八成,投資于基金定投或貨幣型基金,另兩成則投資于風險較高、波動幅度較大的股票,在穩健投資的同時還可衝高收益。”

  長遠規劃

  理財保險兩不誤

  中國平安保險工作人員珍珍表示,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增強、經濟大格局的變化,傳統的儲蓄業務已經不能滿足客戶長期理財的需求。選擇一款合適的養老保險産品是現處在30至40歲的人士將來能安逸養老的前提。

  如何平衡理財和保險的資金搭配也是尤為重要的。珍珍建議:“家庭理財規劃必鬚根據家庭的收入狀況來規劃未來的各項家庭目標,比如子女教育、父母贍養、個人養老等各項重大支出,而首要規劃的是家庭人員的保障。將萬一發生因疾病或意外導致身故或殘疾、從而造成大筆開銷或收入中斷的風險轉移,確保原先規劃的各項家庭目標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互動徵集令

  Show出你的理財秘笈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不是有錢人的專利,現代金融與每位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是一個記錄和吐槽的專區,你可以把自己的理財觀點一吐為快,可以提出在理財方面的小困惑,社區記者為你對接銀行、保險、證券、基金、民間投資理財機構等金融業內人士,找到其他跟你有共同興趣的朋友,共同享受財富生活。聯繫我們也超級簡單——可以@華西社區報(新浪、騰訊),我們將盡力為您分憂。(華西社區報記者劉佳瑋)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