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金受挫 “中國大媽”改行“攻玉”

2013-06-04 13:23     來源:重慶商報     編輯:王偉

  中國大媽買金受挫,在金價前景不明情況下,又開始“攻玉”。昨天,為期四天的“南京珠寶玉石藝術收藏博覽會”在規劃建設展覽館開幕,會上“大媽”出手不凡,南京一女士以68萬元收藏一只翡翠手鐲。據主辦方稱,博覽會首日成交額達800萬。

  中國大媽68萬買翡翠手鐲

  記者昨在現場看到,南京一女士以68萬元收藏一只翡翠手鐲。不少“大媽”對玉石收藏很感興趣,尤其青睞萬元以上的珍品,還有人一出手就是數萬元買回一和田玉籽料原石。一位參展商甚至拿著手機上圖片向與會者介紹自己的極品翡翠鐲子:原來這對翡翠鐲子價值至少兩千萬元/只,因為害怕運輸和展覽過程出問題,所以參展方幹脆拍了照片帶來,請現場專家估價然後給“大媽”們參考。

  不過業內人士介紹,玉石和黃金不一樣,由于玉石沒有公開交易價格,也沒有行業指導價,基本都是參照幾個環節,如原材料價格、加工費、設計費、進入商場所需費用、商家利潤等來定價,因此現場觀望的“大媽”也很多。

  國家高級珠寶鑒定師柳建忠教授在現場告訴記者,玉石鑒別里面學問很多,真正能增值的玉石,往往投資收藏成本很高,要幾十萬、數百萬的玉石件才具備升值空間,不具備專業知識還是盡量到正規市場去購買具有鑒定證書的玉石件比較保險。而如果是出于自己的愛好玩收藏,不一定追求高價格,只要東西有特色就可以了,比如黃龍玉,里面的“水草”如果能形成特定的圖案和花紋,那就值得把玩。

  買金大多在高位

  根據市場判斷,多數“中國大媽”的抄底價超過每克290元。回顧2個月前的暴跌,並非一日之內一蹴而就,而是分三個階段振蕩走跌,最低點1321美元/盎司(即每克267元)是在4月16日的白天才出現的。而大媽們普遍是從4月12日開始“抄底”,13日~14日是雙休日,市場已進入“搶金”高潮,而那時金價還在每克290~295元徘徊,建倉的成本比目前的價格還要高。

  金價的最低點出現在4月16日周二的白天,抄到底的市民數量十分有限。記者多方採訪市民,不考慮手續費的因素,也沒有聽說有人是在現貨金價每克275元以下位置完成操作的。

  聯係實際市場,大媽們“買金”的成本並不止“現貨金價”那麼簡單。首先,以廣州市場為例,購買金條至少需要交納每克8~15元的手續費。而且,大媽們如果想賣出落袋為安,也要支付給舊金回購商每克6~20元的回購手續費。兩者相加,最便宜的費用也高達每克14元。大媽即使是在每克275元抄的底,也相當于每克289元完成操作,只有現貨金價高出這個數額,才可能真正獲利。 據廣州日報、揚子晚報

  相關新聞

  實物黃金消費回歸理性

  重慶商報訊 昨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現貨黃金跌破280元/克,下跌了3.86元,一線品牌千足金飾品價格也回調至368元/克。商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此次金價暴跌,抄底的投資者少了,實物黃金銷量平平,市場開始回歸理性。

  受美元走強市場“獲利回吐”的影響,上周五,國際金價跌破1400美元/盎司。昨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Au99.95收盤于每克278.08元,下跌3.62元,共成交2632公斤;黃金Au99.99收盤于每克277.64元,下跌3.86元。國際和國內金價的走低,重慶市場上的千足金價格也應聲回調。昨日,商報記者走訪解放碑、南坪商圈等地的金店和專櫃發現,千足金飾品的價格比起上周的380元/克有所下降,每克下降了12元左右,和4月15日金價大跌後的價格已經相差無幾。雖然金價又現低點,但是市場的反應並不像一個半月前那麼火爆。部分金店的櫃臺前,聚集著三三兩兩的消費者,買的多是消費類的金項鏈和首飾。與4月下旬時的搶金潮相比,冷清了不少。

  “從最近兩天市場銷售情況看,雖然金價很低,但是沒有出現一個月前的搶金潮。一公斤這樣的大單基本沒有。”重慶錢幣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每天的銷售情況只能說正常,貨品供應也非常充足,沒有出現之前的斷貨情況。應該說4月份的那次搶金潮提前釋放了市場的消費力。

  與實物金只能做多不同的是,銀行端炒金業務具有雙向交易功能,金價震蕩反而助長了客戶交易。記者走訪商業銀行發現,黃金、白銀T+D業務量5月份再上新臺階,比4月份增長了三成。“國際金價震蕩下跌,對實物黃金銷售會有影響,但銀行雙向炒金反而受益。”某銀行負責黃金業務的經理說,上下波動意味著機會,銀行現多有雙向交易的黃金、白銀業務,因而一些客戶逢市場下跌,希望通過做空獲利。

  據天一金行高級研究員肖磊認為,爭議嚴重的市場往往充滿投機,黃金市場已經成為多空博弈市場,高點拋盤者大于低位接盤者,要恢復元氣尚需時日。國際金價走勢仍然存疑。短期內,市民大規模抄底仍有風險。本周,金融市場將迎來美國5月非農報告,以及三大央行利率決議——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及澳洲聯儲。金價走勢何去何從,投資者不妨多關注這些關鍵數據的發布。

  業內觀點

  金價年內難回1850美元

  大媽們解套或不會太容易。購買金條的大媽們,“買入價格+手續費”多在290~305元每克一線;只有當國際金價漲過了1560美元/盎司,這些產品才可能全面解套,距離目前1448美元的現價,還有1480、1500、1530美元三個強阻力位。而在金價的歷史波動圖形中,很少會在淡季的三個月內有效突破三道強阻力位。

  至于購買金首飾的大媽們,“解套”之日就更加漫長了,高達385元每克購買的黃金首飾,加上“舊金回購”的手續費,接近400元每克,金價只有重回牛市,突破1850美元的阻力位,才有可能回歸如此高位。多數機構預期,近1年時間里金價不太可能達到這個位置。

  不過,記者走訪市場發現,不少投資者表示,對于金條手續費高昂、很難抄到底的邏輯深表理解,不過她們想做長線保值,也不會計較幾十元的高低;能買到相對低位、對抗通貨膨脹即可。不過,業內人士再次提醒大媽們買金不必盲目,金條、實物黃金才是投資品,金首飾並非投資品。何況美國經濟好轉、美元強勢走高,基本面信息也不支持金價大幅反彈。“大媽”抄底不必急于一時,已經搶過金的大媽們,要有心理準備。(梁齡)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