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靈活補倉 三招巧防踏空

2013-05-09 10:06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林天泉

  高位買入的籌碼深套後,通常有三種處置方法:一是止損賣出;二是持股不動;三是低位補倉。一般情況下,只要市場政策面和個股基本面沒有發生質的變化,止損賣出是操作的大忌,持股不動是中性的策略,低位補倉才是操作的上策。股市多年來的走勢反覆證明:低位補倉,不僅是籌碼深套後的正確抉擇,而且是在一輪大牛市啟動後防踏空的有效舉措。當然,前提是買入操作的正確性,即籌碼本身沒有“問題”。

  正確的補倉操作,不僅對攤低持股成本、提高獲利概率大有好處,而且對增加交易機會,激發操作活力也將起到明顯作用。但在平時的操作中,真正能做好補倉操作的投資者不多(底部較低的成交量便是佐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沒錢補”——高位買入時已處於滿倉狀態;二是“沒膽補”——雖然留有資金,但還是擔心再跌;三是“沒法補”——既有資金、也想補倉,但不知道如何補倉。

  低位補倉“八項原則”

  通過正確的補倉操作達到預期的“神奇功效”,既要增強平時操作的針對性,妥善解決“沒錢補”、“沒膽補”和“沒法補”等難題,又須把握實際補倉的原則性,把補倉操作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補倉操作須把握的原則歸結起來共有八項,即“八補八不補”原則:

  一是大盤:企穩時補、不穩不補。如果在整個大盤處於見頂後的始跌階段,行情既未止跌、也未企穩時補倉,只會增加籌碼的“受套面”,加速市值的“縮水率”。

  二是股性:熟悉的補、不熟不補。如果對參與補倉的股票基本面和股性都不熟悉,就會增加補倉操作的盲目性,心中無數、底氣不足。如此補倉,當然難有理想的結果。

  三是業績:良好的補、不良不補。一般而言,準備補倉的投資者應首先選擇業績良好的公司進行補倉,對於業績出現問題的公司原則上不能加倉。雖然從最終結果看,一些問題公司不排除存在股價大漲的可能,但從穩妥角度考慮,仍不宜參與這種問題公司的補倉。

  四是走勢:起漲時補、破位不補。從技術層面看,補倉強調的是穩妥原則,所以,對於一些長期處於上升通道,二級市場走勢較穩的公司,當股價突然轉勢甚至出現破位跡象時,應放棄補倉。相反,對那些長期下跌、表現不佳的公司,當出現起漲跡象時,可及時跟進。

  五是漲跌:大跌時補、大漲不補。在補倉的時機上,一般選擇在相關品種大跌甚至急跌時買入。須注意的是:一些漲幅巨大、獲利豐厚的公司,持倉主力時常會借行情啟動進行出貨,辨識不清、補倉不當的投資者在這種股票大跌時補倉,也有可能成為不幸的高位接盤者。所以,大跌時補、大漲不補也有個前提,就是歷史漲幅不能太大。

  六是盈虧:正差時補、反差不補。對於之前賣出的籌碼,在補倉時一定要堅持這一原則,在賣出的籌碼出現下跌,有正差收益時進行補倉。反之,當賣出的籌碼出現上漲,沒有正差接回機會時則不宜補倉。實在想補倉的,也須耐心等待一段時間,等股價回落後再“正差”補倉。

  七是節奏:回調時補、反抽不補。在符合上述補倉原則基礎上,在實際進行補倉操作中,還須注意補倉操作的進出節奏。特別是要做到:在待買股票回調、下跌過程中逢低吸納,不要在反抽、上漲中搶籌。

  八是倉位:輕時可補、重的不補。在補倉時,還要留意單一品種佔整個賬戶市值的比例,按照“控制倉位、做好搭配”的總要求進行補倉。當單一品種的倉位未達上限時可以進行補倉操作,反之則不宜進行補倉。即使對某一品種情有獨鍾,同樣須堅持這一原則。

  低位補倉“三大技法”

  正確的補倉操作,除了須堅持“八補八不補”原則外,還須把握相應的補倉技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在補倉對象的選擇上,須“棄生擇熟”。正確的做法是,補倉操作時,堅決不碰陌生股票,尤其不眼紅漲幅榜上的大牛股,包括漲幅大的強勢股和漲勢急的熱門股。與此同時,適量、逢低、按計劃補倉熟悉的“自選股”,特別是之前曾經買過但買後被套甚至深套的“被套股”。

  二是在補倉時機的把握上,須“棄漲擇跌”。這種補倉法正好與“追漲殺跌”法相反,可能在補倉前後投資者會覺得“不爽”,但從最終結果看,這是補倉操作的較好時機。而“追漲殺跌”式的操作,很容易犯下大錯,且極有可能使原本低位補倉的操作最終變成高位追漲。正確的做法是,在補倉的時機上做到“棄漲擇跌”,或根據大盤點位事先設好“待買點”,並在“到點”後的下跌中進行補倉;或根據個股價位預先設好“待買價”,再在“到價”後的回調中逢低補倉。

  三是在補倉數量的確定上,須“棄重擇輕”。在補倉數量的確定中,一些投資者時常會出現極端式錯誤:滿倉、一次性補入單一品種。結果,當補倉後大盤出現上漲、補入的股票不漲,或大盤大漲、補入的股票小漲時,就會影響心態乃至操作。正確的做法是,確保做到“兩補”:一是不同品種之間的“搭補”,一般用“均分法”(幾個品種之間平均分配補倉數量)控制單一品種的補倉上限;二是同一品種內部的“分補”,通常用“批次法”(單一品種內部合理安排補倉批次)確定每次補倉的具體數量。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只要按以上原則和技法進行低位補倉,操作的成功率會比較高。但在實盤交易中,一些主力也會從投資者的共性特點出發,採取針對性的“忽悠術”來麻痹急於補倉的投資者,一些警惕性不高的投資者則會在補倉操作中一不小心落入主力精心策劃的陷阱中。

  據筆者觀察,散戶補倉時主力採取的“忽悠術”主要通過“巨大買盤”這一假像來迷惑投資者,主要有兩種情形:

  一種是“虛假盤”——無論是在股價上漲還是下跌過程中,時常有大量“委買盤”出現在即時顯示的五檔買盤中,但其委託價往往比時價低幾個價位。實際上,堆積的這些“委買盤”並不是主力真正想買入的委託,而是想吸引散戶、誘使散戶跟風,以便自己順利出貨而已,這種“委買盤”實際上就是“虛假盤”。細心的投資者只要稍加觀察即可發現,只要是“虛假盤”,一旦時價跌至“委買價”附近,主力便會迅速撤單,且反覆進行這樣的“虛委”操作。

  應對方法:先關注買一、買二、買三,甚至買四、買五等委託檔有無大單買盤。若有,再關注這些買盤當時價接近時會否撤單。若撤了,説明是“虛假盤”,否則才是“真實盤”。對於“虛假盤”,投資者在補倉操作時宜保持謹慎。

  還有一種是“對敲盤”。與“虛假盤”只是想誘惑散戶、實際並不成交相比,“對敲盤”是實實在在的成交盤。值得一提的是,“對敲盤”雖然是在高於時價幾個價位上成交且數量較大,但主力在大量買入的同時往往也在大量賣出,屬典型的對敲性質,目的同樣是為了吸引市場注意。

  應對方法:關注賣一、賣二、賣三,甚至賣四、賣五等委託檔有無大單賣盤,只要是委賣盤不多,但瞬間成交量很大,即可斷定是主力在委買的同時還在委賣,在對敲交易,只不過不想讓普通投資者發現而已。對於“對敲盤”,投資者在補倉操作時同樣須保持警惕。

  總之,低位補倉是一項“綜合藝術”,只有保持良好心態,不斷提高操作技藝,才能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陷阱早作準備、應對自如,才能在補倉操作中進出有度、把握主動,最終達到熊市少被套、牛市不踏空的目的。(謝宏章)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