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蓄勢待發 銀行能分幾杯羹

2013-04-09 10:37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范樂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國債期貨推出已獲證監會主席肖鋼簽字。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隨即對此消息給予回應,“國債期貨正在積極推進的過程中”。且不論國債期貨獲批的消息是擺“烏龍”還是確有其事,但其背後透出的資訊是國債期貨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國債期貨倣真交易自2012年2月13日正式啟動以來,運作已近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期間市場參與者日趨理性,倣真交易走勢漸漸穩定,成交量和持倉量基本維持穩定,從而,為國債期貨的平穩推出和安全運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可以説,推出國債期貨萬事俱備。

  國債期貨推出後,銀行將是參與國債期貨交易的主體之一。那麼,國債期貨的推出會對銀行産生什麼影響?

  首先,銀行可以通過國債期貨套期保值功能規避利率風險。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穩步推進,利率的波動會越來越頻繁,而債券現貨的價格最主要的波動要素就是利率。

  目前我國國債的總規模是7.3萬億元,銀行是國債現券的最大持有機構,佔到了國內國債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對於只能單邊交易的債券現貨市場而言,銀行只有做多才能盈利,因此,銀行對持有國債的套保需求也最為強烈。通過國債期貨做對衝交易,銀行可以有效規避國債承銷、持有的風險。

  其次,保證金制度可以提高銀行資金的使用效率。以往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銀行需調整現貨,而有了國債期貨,則只需要通過保證金交易就可以達到提高操作效率的目的。由於國債期貨不涉及本金流動,是保證金交易、雙邊交易,不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還可提高投資組合的流動性。

  更重要的是,國債期貨通過引入流動性更高、標準化的對衝工具,將會完善利率市場的定價體系,為後階段的利率市場化貢獻部分力量。

  再次,國債期貨的推出利於銀行業務發展模式的加快轉型,提高非利息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

  銀行可利用國債期貨設計資産管理創新産品,通過自營和代客理財等提升綜合盈利能力。眾所週知,國內銀行盈利主要依靠存貸款利息差額。目前,依賴於資産規模的持續擴張,各銀行的利息收入及凈利潤依然增長,但增速與之前比已有明顯下滑。近年來,包括四大行在內的銀行業都試圖借助理財等中間業務增長推進銀行業轉型,抵補息差縮減對銀行業績的影響。今後,能否通過加快中間業務的轉型,扭轉業績增速下滑的瓶頸,將是各家銀行面臨的共同難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