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長假 四招讓閒錢“繼續工作”

2012-10-08 11:00     來源:瀋陽晚報     編輯:范樂

  國慶長假即將來臨,9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滬指盤中跌破2000點大關,不少投資者認為,持股過節無疑是在痛苦中煎熬。那麼,在投資者接下來享受長假的同時,如何讓現金持續處於“工作狀態”呢?

  其實,目前市場上,不論在券商渠道還是銀行渠道中,都有各種各樣的理財工具,能讓投資者獲得高於活期存款利息的收益。

  國債逆回購受歡迎

  首先為投資者介紹的是國債逆回購。逆回購就是客戶放棄一定時間內的資金使用權,在約定時間內按成交時確定的利率獲取利息收入的一種投資方式。

  滬深兩市均有國債回購品種,目前成交較為活躍的是1天、3天、7天期限産品。

  興業證券分析師介紹,如果客戶資金賬戶上有閒置不用的資金,存在賬戶內只能獲得活期存款利息,但回購利率一般遠高於活期存款利息。比如以昨日收盤價為例,一天期國債價格為5,這意味著回購利率為5%,這一收益率水準將遠遠超過目前0.4%的活期存款利率。如果客戶以此價格進行10 萬元逆回購(滬市逆回購最低金額為10萬元,深市逆回購最低金額為1000元),那麼在“賣出”後,獲得的收益將是13.89元。

  在當前股市低迷不振的背景下,部分投資者長假期間參與逆回購也是不錯的選擇。目前逆回購操作比較簡單,類似于買賣股票。客戶可以在交易時間通過證券上網交易、電話委託等各種方式進行委託。

  券商力推現金管理産品

  此外,目前不同券商也各自開發了自有的現金理財産品,尤其是今年開始逐漸推廣的券商現金管理産品,更加豐富了投資者閒置資金投資渠道。

  例如國泰君安就推出了 “現金管家”産品,該産品在不影響投資者正常證券交易的前提下,收盤後將簽約客戶的閒置保證金投資于銀行協議存款等高安全性的固定收益類資産上,以獲取高於活期存款的收益。此外,信達證券的“現金寶”以及華泰證券的“紫金天天發”都是類似的現金管理産品。從目前收益看,3隻産品都勝於銀行理財産品,比如扣除相關費用後,國泰君安上述産品預計年化收益率達3.1%。

  此外,若是光大證券客戶還可選擇質押式報價回購。據光大證券分析師介紹,光大證券已推出“陽光天天贏”業務,客戶可以在節前任意一天選擇一天期品種,該産品在投資者進行“不再續做”操作之前,會自動延續並每日計息,節後任意一天進行“不再續做”操作,資金當日即可使用。其優點是節假日期間可每日計息,一天期品種年化收益率在2%左右,但缺點是需要親自到券商處開通此功能,且只有市值在50萬以上的客戶才具備開通資格。

  三類銀行理財産品較成熟

  除了券商渠道外,投資者也可通過銀行來參與不同方式的現金理財。目前市場上有三類比較成熟的産品:一種是銀行7天通知存款;一種是滾動型銀行理財産品;還有一種是貨幣市場基金。

  據了解,目前大部分銀行都支援通知存款服務,期限分1天和7天兩種,利率為0.8%和1.35%,最低起存金額為5萬元。該類産品最接近活期存款利率,在三種産品中收益也相對最低。

  各大銀行也推出了各類短期理財産品。目前,銀行7天期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基本在2.0~3.0%之間,如建設銀行的7天期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為活期存款利率的6.43倍,而從操作來看,不少銀行支援網上申購贖回,不過這類産品銀行設置了不同的贖回資金到賬間隔,有銀行支援適時到賬,也有銀行則需下一個工作日才能到賬。

  貨基收益“水漲船高”

  貨幣市場利率水準走高,一些主投短期貨幣工具的基金産品也因此受益。

  數據顯示,截至昨日,近50隻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達3%以上,其中廣發貨幣A/B收益率分為3.1644%、3.3424%,表現尤為搶眼。所有貨幣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3.1573%,相比8月份小幅上行。

  據了解,目前國內貨幣基金主要投資于期限在1年以內的貨幣市場工具,包括國債、政策性金融債、AAA級企業債券、央票以及債券回購等。貨幣市場工具的收益率與持有時間相關,不受節假日停止交易的影響,因此,貨幣基金即使在節假日非交易時間照樣享有收益。

  廣發基金分析師表示,貨幣基金的投資標的均為高安全系數和穩定收益的品種,所以保障了投資者本金的安全。在現階段A股 “愁雲慘澹”的背景下,貨幣基金無疑是一個天然的避風港。不僅如此,貨幣基金的流動性也是其餘基金品種無法比擬的,投資者可以讓資金在節假日裏在貨幣基金中獲利,假期結束後追求財富安全的投資者可繼續持有,看好股市的投資者則可以通過貨幣基金的轉机功能以較低的手續費,轉換為其餘基金品種。

  而具體到品種選擇上,業內人士表示,貨幣基金是“越老越吃香”。一則,老基金一般運作較為成熟,具有一定的投資經驗;再則,在收益上,老基金因建倉時間較長,倉位已達到一定比例,且投資資金已進行合理部署,所以收益相對較好。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