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摸底“三角債” 銀監會:警惕系統性風險

2012-09-12 13:33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范樂

  編者按:上個世紀的“三角債”似乎已經很遙遠,但近期企業“三角債”跡象有所抬頭,這樣風險很快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視,工信部、銀監會、商務部等多個部委已經開始密集調研摸底。目前的情況到底怎樣,處理的結果又如何呢?——

  據媒體報道,工信部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摸底。從摸底的情況看,“三角債”問題在不同行業不同程度存在,其中機械製造、煤炭、鋼鐵行業的企業債務問題較為突出。此外,中國銀監會表示,就當前的經濟形勢來看,銀行應避免採取停貸、上收審批許可權等簡單式的風險控制措施,防止信貸投放的順週期波動引發區域性、系統性風險。業內人士也提出,警惕三角債風險,預防其蔓延很有必要。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實現經濟的較快增長,企業面臨的經營壓力就會有所緩解,資金回籠順暢,從而解決企業間的債務拖欠問題。余豐慧在博文中表示,決不能讓絕跡20年的“三角債”死灰複燃,一定要將其消滅在萌芽和初始階段。

  多部委密集調研“三角債”風險 銀監會要求銀行不得對小企業停貸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針對日前引起國務院領導高度重視和批示的“三角債”問題,工信部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摸底。從摸底的情況看,“三角債”問題在不同行業不同程度存在,並有進一步蔓延擴大的風險,其中機械製造、煤炭、鋼鐵行業的企業債務問題較為突出。

  據悉,除工信部快速做出反應外,銀監會、商務部、發改委、住建部、國資委、人民銀行等部門也已接到國務院相關批示並開始密集調研摸底,近期將會形成調研情況及政策建議報告並上報國務院。

  銀企債務傳導風險正引起監管層高度警惕。據悉,銀監會十分關注個別地區發生的企業聯保、隱性直保風險問題,尤其是在小企業方面。就當前的經濟形勢來看,銀行應避免採取停貸、上收審批許可權等簡單式的風險控制措施,防止信貸投放的順週期波動引發區域性、系統性風險。

  同時,銀監會指出,針對可能發生的債務風險,銀行應加強對客戶經營現金流的分析,尤其加大對小企業信用貸款的試點力度,從根本上轉變“重擔保、輕第一還款來源”傳統風險管理模式,對於已經受到擔保鏈牽連的企業,要區別對待、分類施策,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重新設定貸款條件。

  長三角地區企業停産現象集中發生在鋼鐵、船舶、光伏等領域,而製造業則在今年上半年出現不良貸款明顯激增,這與工信部對“三角債”第一輪摸底中的“製造業、鋼鐵、電力、有色等行業應收賬款增加”的局面形成呼應。

  警惕“三角債”捲土重來 一定要消滅在萌芽階段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到九十年代初,我國曾經發生過一次嚴重的“三角債”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健康運作産生不良影響。為了推進經濟的協調發展,我國採取諸多舉措,多管齊下花費了不小力氣最終解決了這一問題。相關資料顯示,為解決這一問題,到1992年底我國投入超過500億元資金。因此,在當前我國外需萎縮、經濟回落的背景下,必須吸取“前車之鑒”,警惕新“三角債”的蔓延給我國經濟帶來危害。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由於“三角債”與宏觀經濟關係密切,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推動我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實現經濟的較快增長,企業面臨的經營壓力就會有所緩解,資金回籠順暢,從而解決企業間的債務拖欠問題。面對“三角債”給銀行業金融機構所帶來的潛在風險,郭田勇認為,商業銀行應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有扶有控支援實體經濟。商業銀行要扶持具有發展前景暫時出現資金困難的企業,而對於發展前景不好或者面臨長期生産過剩的企業,商業銀行應提前做好風險防控,儘量降低其給商業銀行帶來的衝擊和影響。

  此外,余豐慧在博文中表示,決不能讓絕跡20年的“三角債”死灰複燃,一定要將其消滅在萌芽和初始階段。余豐慧稱,必須從源頭上解決這輪“三角債”問題。關鍵在於儘快把內需拉動起來,把消費啟動起來。這就要求,投資決不能急剎車。重點在建續建工程必須立即啟動、加速建設,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投資。各部委刺激消費的所有計劃方案千萬不要再等了,應該立即出臺。特別是大幅度減稅降費措施不能再舉棋不定。同時,對於確因流動性週轉不靈造成的“三角債”,銀監會、央行應該要求商業銀行適度注入信貸啟動資金。

  延伸閱讀:三角債

  “三角債”是指企業之間超過約定付款期應付而未付的拖欠貨款的俗稱,是企業之間拖欠貨款所形成的連鎖債務關係。上世紀90年代,三角債以國有企業為主,而此次三角債危機涉及行業甚廣,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受影響的程度更為嚴重。今年以來的新現象是,包括機械、鋼鐵等在內的多個行業,整個上下游的鏈條都面臨資金壓力,應收賬款款額更大,拖欠款項時間更長,討債更難。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