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理財變成“絞肉機” 中國富人頻遭暗算

2012-05-09 15:04     來源:蘭州晚報     編輯:范樂

  據《證券時報》在利益驅使下,外資銀行金融危機前不僅在香港地區,同樣也曾在中國內地大肆兜售經過改良的理財産品,或者直接代售國際投行的理財産品。而這些理財産品在金融危機中遭受了巨大損失。

  兩者不同的是,香港雷曼迷你債券的苦主們拿到賠償款了,高盛涉嫌銷售“有毒”産品被美國證監會告了;而中國內地投資者卻沒有那麼幸運,購買了外資銀行“有毒”産品或遭遇誤導銷售、人為阻止贖回的投資者至今仍在苦苦維權。在購買渣打銀行理財産品之前,客戶張強根本不知道法國有一家叫聖戈班的公司,然而就是這家公司的股票表現讓張強徹底賠了個底朝天。讓張強至今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理財經理聲稱保本的這款理財産品,最後竟讓他本金虧損了50%以上?

  和渣打銀行的許多客戶一樣,張強自從2007年購買渣打的上述理財産品後,客戶經理就開始換個不停。記者調查發現,這或許也是導致渣打銀行理財産品糾紛較多的原因之一。在未及時接收到理財産品最新資訊,並且在理財産品出現結構轉換、投資出現重大不利情形等變故時,客戶經理和客戶之間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使得客戶錯失止損良機等,則給銀行和投資者最後産生糾紛埋下了伏筆。

  2009年以來外資銀行産品頻現虧損,讓中國富裕階層的財富彈指間灰飛煙滅,其中一款名為“KODA”的股票掛鉤型複雜金融衍生品更是讓中國眾多富豪的財富一夜蒸發,甚至還倒欠銀行數千萬元。

  目前,宋文洲和渣打的理財糾紛事件正鬧得沸沸颺颺。據宋文洲向媒體披露,當時他花6400萬元購買渣打銀行理財産品,1年多的時間就虧損了5300多萬元,虧損幅度達83%。

  而跟張強購買了渣打同一款理財産品的其他苦主提出贖回申請卻遭到拒絕。渣打苦主此前向媒體反映,在産品存續期間曾向渣打提出了提前贖回申請,但渣打以處於封閉期為由拒絕了請求。

  事實上,早在2010年,高盛就曾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誤導投資者購買債務擔保證券(CDO)。高盛在該産品的銷售資料中,沒有向投資者披露保爾森基金參與了産品的創設這一事實,也沒有告訴投資者保爾森基金對該産品做空的“關鍵性資訊”。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