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011年度世界棉花產量大幅增加,預計2012年世界棉花市場整體將處于供給過剩狀態,而我國的進口額將進一步擴大。同時,棉花種植效益的降低將會造成2012年度全球棉花播種面積大幅減少,而我國大量進口棉花將成為帶動國際棉價波段性回升的重要因素。
播種面積減少需求量增加
美國棉花專家克里夫蘭博士認為,2012年春播已經為時不遠,目前2012年12月合約低于90美分。隨著播種期的臨近,12月合約將會逐步上漲到90美分以上。不過,除非棉價上漲到100美分/磅以上,否則明年的植棉面積必將大幅減少。預計2012年全球植棉面積將減少10%,美國東南地區的減幅為10%、中南地區為7%、西部地區的陸地棉會減少,皮馬棉將增加30萬畝,德州的棄耕率將會明顯下降。
國家棉花市場監測係統在全國范圍展開2012年度棉花種植面積意向調查。樣本取自15個省(自治區)、89個植棉縣(市、團場)、4493個定點植棉信息聯係戶。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植棉意向面積7294.1萬畝,同比減少647.6萬畝,減幅8.2%。
因為農產品生產具有不可逆轉性,所以棉花生產面積具有一定的趨勢性。生產面積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則是導致棉價具有周期性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從1989年到2011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全球播種面積和當年的Cotlook-A指數有很強的相關性(只有1999年到2001年三個年度除外)。可以估算,基本上Cotlook-A變動1個百分點,棉花面積約變動0.3個百分點。但下年度的棉花播種面積對下年度的價格有反向制約的關係,進而影響到再下一年度的播種面積,這就使得價格和播種面積都不會總是朝一個方向單調演變下去,進而導致了價格和播種面積具有波動性和周期性。
2012年度棉花播種將于幾個月以後展開。全球棉花價格自2010/11年度達到歷史高點之後于本年度大幅回落。棉農的收入受到影響,同時棉花價格的競爭力也是近3年來首次低于其它可替代的農作物。此外,2011/12年度農產品生產的成本也有所增加,因此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預測2012/13年度全球棉花播種面積將同比減少8%至3330萬公頃,產量同比減少6%至2514萬噸。價格的下跌是導致棉花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