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工、農、中、建、交五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首次依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披露了資本充足率季度信息。從公布的數據看,五大銀行當前的資本水平不僅滿足當期資本監管要求,而且工行、建行、交行、中行已達到了監管部門要求的2018年資本充足水平。
不過,在次級債減記、凈利增長放緩、信貸資產剛性擴張以及資本工具匱乏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長期資本補充壓力也很巨大。
業內權威專家估算,今年銀行業存在萬億元資本缺口,若風險加權資產年均增速為15%,2018年銀行業需補充資本達4萬億元之巨。
“超額完成”資本任務
根據銀監會過渡期內分年度資本充足率的達標要求,到2013年年底,要求係統重要性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應為6.5%,一級資本充足率應為7.5%,資本充足率應為9.5%。
從今年五家大行一季報披露的情況看,其三項資本充足率指標均已“超額完成”任務,遠超監管要求。
按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排序,工行11.00%、建行10.92%、交行10.31%、中行9.52%、農行9.27%。
按一級資本充足率排序,工行11.00%、建行10.92%、交行10.31%、中行9.53%、農行9.27%;按資本充足率排序,工行13.68%、建行13.63%、交行13.06%、中行12.30%、農行11.98%。
即便到2018年年底過渡期結束,以係統重要性銀行應該達到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5%,一級資本充足率9.5%,資本充足率11.5%”的監管要求衡量,工行、建行、交行、中行四家大行目前均已達到2018年年底要求的資本充足率水平,而農行距離滿足未來資本監管要求也只有一步之遙。
一季報披露的資本充足率信息再次印證,由于大型銀行目前的資本充足率絕對水平比較高,短期內資本達標並無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