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牛市已到終點?

2011-07-25 07:22     來源:人民網     編輯:王思羽

  2010年黃金總產量超過了2001年所創的高位,但全球多個金礦場即將枯竭,新發現的礦藏越來越稀少,預計整體黃金質量將下降。市場人士預料,黃金市場供應將持續緊張

  7月22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重返每盎司1600美元以上,黃金已經到了名副其實的高位。7月的國際金價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從7月8日到7月18日,11個交易日連續收陽,4天連創新高,站上千六關口。

  黃金價格從1999年的每盎司252美元上漲到今年7月最高價每盎司1600多美元,價格已經連漲幾番。然而隨著黃金一路飆升,黃金泡沫論也愈演愈烈。那麼12年的牛市對任何投資品種來說都能讓其足夠接近頂點,但是黃金價格是否已經有了泡沫?黃金牛途是否已經到了終點?這些依然值得斟酌。

  金融屬性:泡沫論再現

  從來沒有人搞得清楚,是我們擁有黃金,還是黃金擁有我們。——彼得·伯恩斯坦

  財經評論員葉檀近日將目前的黃金走勢與1980年1月黃金走勢作了對比。她指出,7月18日,紐約黃金期貨價格首破1600美元/盎司,是自從1980年7月8日以來最為持久的連續攻勢,創31年紀錄,黃金名義價格接連突破歷史高位。而從實際購買力而言,1980年1月21日金價最高超過850美元/盎司,超過了目前的1600美元。1980年,金價經歷7個交易日從687美元左右暴跌至606美元附近,而此前11連陽的起點是596.5美元。

  葉檀指出,兩輪黃金泡沫原因非常清楚,美元貶值、通貨膨脹或者滯脹、經濟出現停滯、失業率高企。所有的紙幣都不被信任,反映投資者恐慌情緒的黃金、在所有期貨品種中最具有金融屬性的黃金脫穎而出。黃金成為經濟恐慌時代的諾亞方舟。

  而在更早的時候,春華資本董事長、高盛大中華區前主席胡祖六在其微博中指出,黃金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泡沫,並提醒市場,購買黃金首飾類無妨,但大賭黃金作為投資資產,需要冷靜。

  索羅斯在2010年也曾表示過,金價已升得比預期高,並將黃金稱為“終極泡沫”,黃金需引起大家警惕,尤其在目前全球經濟增長出現下滑趨勢之際。今年一季度,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將所持的SPDR黃金信托基金份額由去年第四季度末的472.1萬股(約合6.55億美元),大幅下降至4.94萬股(約合690萬美元),降幅高達99%。此外,該基金清空了持有的全部500萬股iShares黃金信托基金份額。不過,索羅斯“終極泡沫”論和拋售行為並沒有讓金價止步,在美歐債務危機以及利比亞等北非地緣政治影響下,黃金繼續走高,很顯然,索羅斯踏空了行情。

  商品屬性:供需難平衡

  當我們有金子的時候,我們生活在恐懼中;當我們沒有金子的時候,我們生活在危險中。

  ——英國格言

  也許界定是否存在泡沫很難,但從供求關係來看,價格上漲不是由實際需求推動而是過度投機所致時,或許就是泡沫。那麼目前黃金價格上升是因為過度投機嗎?

  “很顯然不是,黃金單邊上漲受到了歐債以及美債危機疊加引發的避險需求的推動。”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李寧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外,從新興發展中國家到發達國家,都受到通脹預期加劇或抬頭的困擾,黃金對衝通脹的投資需求也在增加中。”

  牛津經濟研究院日前公布的報告顯示,黃金與銀、鉑等貴金屬在內的大宗商品相比,其工業用途並不突出,絕大多數黃金消費都來自珠寶和投資需求。此外,黃金具有“風險保險”的潛在作用是明確的。

  受以上需求支撐,各類黃金ETF基金的總持倉量今年上半年出現了爆發性增長。截至7月18日,全球最大的黃金上市交易基金(ETF)SPDR黃金持倉量大幅增倉至1249噸左右。巴克萊資本的研究顯示,就連一些以前不怎麼投資黃金的偏股型基金,也開始投資黃金建立黃金頭寸。

  從地區來看,中國對黃金的需求非常突出,2011年一季度當季,中國的金飾需求同比增長21%,創造了142.9噸的季度新紀錄。

  值得注意的是,除去機構以及個人投資者對黃金資產熱衷外,各國央行也對黃金需求不小。

  雖然黃金需求急劇上升,但令人遺憾的是,黃金開採成本正不斷提高,且供不應求。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聯席經理羅凱琳曾向媒體表示,2010年黃金總產量超過了2001年所創的高位,但全球多個金礦場即將枯竭,新發現的礦藏越來越稀少,預計整體黃金質量將下降。羅凱琳預料,黃金市場供應將持續緊張。

  可見黃金實物需求和供應存在實際的趨緊局面,這為黃金價格上漲夯實了基礎。當然,金價的上漲中不可能完全杜絕投機資金的推動,市場人士認為,一方面投機資金的增加幅度遠遠低于黃金價格上漲幅度,另一方面由于黃金具有金融屬性,投機資金還是投資資金很難區分。海通期貨投資咨詢部總經理陶金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有保留地提出黃金有泡沫。他認為,相對紙幣而言,紙幣的泡沫比黃金更大。所以黃金雖然有泡沫,但是還有上漲空間。換而言之黃金比紙幣安全性高。

  未來走勢:價格上行有空間

  當到了黃金不起支配作用的時候,黃金時代才到來。——猶太人諺語

  “對黃金的投資可以謹慎看多。”李寧表示。自上周以來,由于對歐美國家債務問題的擔憂,在市場避險情緒主導下,黃金連續4個交易日刷新紀錄新高。而本周四,由于備受關注的歐元區首腦會議就希臘第二輪援助計劃達成一致,歐元區領導人在峰會後的聲明中稱,第二輪希臘救助方案中官方注資規模約達1090億歐元,民間貢獻規模將為370億歐元。另外,歐洲金融穩定機構(EFSF)向希臘發放的貸款年期將由7.5年延長至15-30年,向希臘發放的貸款利率將約為3.5%,如果歐洲央行認為必要,EFSF將被獲準幹預一級和二級債市。

  李寧指出:“歐洲債務危機得以緩解,但這離徹底解決差距甚遠。此外,美國國債總額上限能否按期提高仍存懸念。美國國家破產有先例,因此驢象兩黨談判破裂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在當前政策變動的敏感期,黃金價格波動將加劇,市場投資者需謹慎操作。”

  匯豐銀行首席商品分析師Jim Steel則指出,當美國在債務上限問題上取得突破時,黃金會有一個回調。但這並不意味著漲勢的終止。

  光大期貨分析師孫永剛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目前黃金多頭格局沒有改變,而美元下跌的趨勢也未被顛覆,因此黃金中長期來看依然上漲。”

  分析人士指出,市場假設的黃金泡沫破滅是有條件的,如果美國的債務問題得到順利地解決,美聯儲也沒有推出QE3,美國經濟恢復得不錯,美元上漲,美國考慮加息以及歐債危機逐漸淡化,通脹預期緩解等經濟平穩的表現出現,黃金價格才有可能出現下跌。

  但孫永剛認為:“這些情況的出現都需要時間,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債務上限問題還未解決,失業率依然高漲,且通脹有所抬頭,經濟增速放緩。在經濟如此疲弱的情況下美元不可能強勢,預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美元將保持弱勢。此外,美國在經濟不佳的情況下也不會貿然推出加息政策。歐債危機雖然暫告段落,但歐元區經濟體要恢復元氣也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些因素都為黃金上漲爭取了空間和時間。因此黃金上漲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李寧也預計,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將向每盎司1650美元至1700美元區間進軍。

  國際投行也看好未來金價,高盛就上調了黃金的價格預期,將未來3個月現貨黃金價格預期從每盎司1480美元上調至1565美元,並將未來12個月價格預期從1690美元上調至1730美元。

  【“金”非昔比】

  開採成本:1000美元/盎司

  在眾多支持金價上漲的因素中,開採成本的上升是一個很重要的理由。日前《經濟學人》說,10年前,從地下開採一盎司黃金的平均成本是200多美元;到2010年,該費用已高達857美元;今年黃金開採成本更加高,可能不低于1000美元。據咨詢公司GFMS數據,自1999年以來,全球礦石的金屬含量降低,平均品級降低了三成。因此,要得到好的礦石必須挖掘更加深層的土地。金屬經濟集團是一家礦業咨詢公司,該公司2002年金礦公司用于勘探的資金投入是5億美元,到2008年投入費用已高達30億美元,但找到的礦藏卻更少了。同時,全球礦產業的蓬勃發展拉動了對礦工和鑽探設備的需求,燃料、人力成本和礦業設備費用都水漲船高。

  尋找新礦源代替已經枯竭的礦層也變得越來越困難。所有易開採的黃金都已被挖掘一空。去年全球礦業公司共開採了2686噸黃金,但卻比上不十年前黃金總產量的一個零頭。如今,像北美這樣政治、經濟環境都穩定的地區,易開採的礦藏正逐漸減少,一些礦業公司不得不轉戰拉丁美洲和非洲這樣環境復雜棘手的地區。

  開採路徑:南非告急

  隨著近年貴金屬投資需求的不斷增加,全球主要產金國均大幅提高黃金產量以應對源源不斷的購金者,但並非所有的產金國都在增加黃金的產量,從上個世紀開始直到2006年黃金產量首屈一指的南非卻在2010年減少了黃金生產,南非工業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南非黃金產量同比下降了6.4%,實際產量也從過去210噸左右下降至2010年的191.8噸。

  由于南非在上個世紀不斷開採金礦,導致目前處于無礦可採的困境,若想繼續增加產量,就必須到更深層的地下進行開採,目前,南非最深的金礦已經達到地下4000米,可見其困難程度,而且在深礦開採的金礦石質量難以得到保證,一般情況下,39米深的金礦開採的每一噸礦石中含有能提煉出2.59g左右的黃金,但到了70米,提煉出的黃金就銳減至1.1g左右,因此深達數公里的金礦顯然將不斷增加礦商的成本,加上人力成本的支出,南非的各大礦商近年來已經進入步履蹣跚的階段。此外,如果考慮到南非電力行業的落後,那麼時間成本的計入還將繼續增加南非礦商的成本。因此,南非若不盡快改變這種情況,可能將延續黃金產量下降的窘境。

  【“金”彩人生】

  加州淘金熱

  ■ 阿布

  1848年,詹姆斯·馬歇爾在加州靠近科洛馬的地方發現了黃色金屬片,後來被證實是黃金。至當年年底,馬歇爾的發現掀起了在美國歷史上最瘋狂的淘金熱,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淘金者涌入加利福尼亞州,他們也被稱為“49年人”。而現在,隨著國際市場貴金屬價格的上漲以及金融危機導致失業率上升的推動,加州再現淘金熱。很多美國人踏著先人的足跡來到西部,在曾經的採礦區安營扎寨。有的淘金者的確是比較幸運,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淘到金子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對于這波淘金熱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很多人把淘金當成一項冒險,比如“失去的荷蘭人採礦協會”一開始收到的扎營申請者主要是退休老年人,他們開著房車過來體驗一把淘金的生活。該協會允許淘金者在營地里搭帳篷的時間一次可以超過6個月,每天的收費僅為30美分。

  不過隨著經濟危機的蔓延,一些尚未退休的成年人逐漸加入到淘金者的行列,一是因為金價的上漲,金價目前差不多已經漲到接近每盎司1600美元,這個價位是20多年最高的價位。另外,美國失業率上升也是促使很多人想通過淘金碰碰運氣的重要原因。美國的失業率已經逼近10%。

  淘金給人以一夜暴富的希望,但成功者只是鳳毛麟角。事實上,淘金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去加州淘金的所有人都投資了1000到1500美元用來購買挖掘機及其他設備,挖掘機的作用是將石頭弄走;此外還需要水閘,用它來將石子從黑沙里分離出來;當然也需要大的塑料容器,在大機器將粗活做完之後,用這些塑料容器來淘洗,將金子淘出來。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