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各界積極評價《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

2012-09-04 08:49     來源:新華網     編輯:王偉
    兩岸貨幣管理機構8月31日簽署《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後,連日來島內各界及輿論均表示,兩岸金融交流與制度化經濟合作,將邁向新的里程。只要兩岸秉持善意、務實的原則與心態,兩岸互利的空間還有無限大。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是一個新的發展,對兩岸金融合作有很大幫助,這是兩岸四年來推動交流很重要的一種互信。

  臺大經濟係教授林建甫説,隨著經濟發展,大陸人民幣交易需求將大幅成長,也需要更多的人民幣境外金融中心,僅有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將不敷需求,而兩岸貿易往來密切、金額龐大,臺灣將有機會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

  永豐金控發言人張晉源説,人民幣存款利率較高,開辦人民幣存款或理財商品後,民眾就多一項投資理財的選擇,退休族群的利息收入也可增加。

  臺灣大學經濟係兼任教授、永豐銀行董事長丘正雄認為,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後將增加商機。兩岸將隨著新台幣、人民幣清算合作擴大貿易及金融活動,並增加兩岸貨幣避險交易。此種金融交易依國際清算銀行研究推論將可達兩岸進出口總額9倍之多。

  臺灣《經濟日報》發表題為《為兩岸金融合作再邁一大步喝彩》的社論説,協商多時的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終於塵埃落定,未來兩岸貨幣可以直接交易,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等具有正面意義,兩岸金融交流與制度化經濟合作,也將邁向新的里程。

  該報還在題為《下一個目標,臺灣當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評論中表示,貨幣清算機制簽署後,臺灣的人民幣清算作業不用再繞經香港,等於已取得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入場券”。

  《工商時報》發表社論稱“兩岸貨幣清算機制踏出關鍵的一步”,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將大幅降低貿易成本,屆時,兩岸金融貿易應可趨向正常化,也有助於臺灣發展成營運與運籌中心;人民幣的流動性將大幅提高,另貿易衍生需求的人民幣相關業務也將讓銀行業務量大增,將為臺灣金融業注入一劑活水,有利臺灣金融業營運;臺灣金融業仍可利用緊密的貿易關係,量身打造具有特色的兩岸金融業務,以此為出發點發揮競爭優勢。

  《旺報》發表題為《人民幣來了》的短評説,擺在後面的兩岸換匯機制、人民幣第二離岸中心的談判,也將陸續開始。透過這些機制,兩岸經貿往來很快就能進入另一個境界。短評展望道,只要兩岸秉持善意、務實的原則與心態,兩岸互利的空間還有無限大。(記者何自力 林甦 明金維)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