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億美元鉅額債務 美林被美國銀行拋棄

2013-08-21 08:47     來源:國際金融報     編輯:林天泉

  美銀計劃最早在2013年第四季度解散美林證券,後者將不再作為法人實體存在;同時,美銀將保留美林證券作為其零售券商和投資銀行業務的名稱,美國銀行還會繼續承擔美林證券的償付義務以及債務

  在被美國銀行(下稱“美銀”)收購五年之後,99歲高齡的美林證券還是沒能徹底“康復”,截至2013年第二季度,美林證券有620億美元長期債務。8月20日,境外媒體援引美銀向美國監管機構提交的文件稱,美銀最快會在今年第四季度解散美林證券,日後“美林”的品牌只會用於零售證券及投資銀行等業務。這意味著,屆時美林證券將不再作為法人實體存在,只是美銀旗下一項分支業務品牌而已。

  而在美銀設法節約成本以應付日趨嚴厲的監管的同時,股東利益則毫不受損。8月19日,有消息稱,巴菲特因投資美銀獲利53億美元。

  一場“婚姻”僅維繫4年

  美銀收購美林證券代價不菲。2008年9月,雙方達成協定,美銀以約440億美元的總交易額收購美林證券。由於沒有在美銀股東投票收購事宜之前披露美林已經累積的大量虧損,美銀在收購美林後的一段時間出現鉅額虧損。更糟糕的是,美銀前執行官劉易斯及前財務官Joe Price因此事雙雙被紐約州檢察官起訴。

  之所以願花大血本,還是看重美林證券的豪門“身世”。資料顯示,美林證券創辦于1914年,隨著上世紀50年代全球擴張的趨勢,美林擴張步伐加快,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管理諮詢公司之一,擁有1.7萬名財務顧問,在墨西哥、法蘭克福、巴黎等43個美國以外的地區設有分支機構,旗下所管理的客戶資産總值達1.7萬億美元,還持有全球最大的投資管理公司之一貝萊德美林投資管理近一半的股權,其管理資産總值約1萬億美元。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美林證券難逃一劫,美國銀行也受影響。美銀獲得美國財政部150億美元的緊急注資,而且美國財政部還為其至多1200億美元的資産提供擔保,但條件是“收購美林證券”。

  經過一段時間磨合,美銀開始轉虧為盈,而美林的投行業務也為美銀貢獻了大量的利潤。“我們特別高興,因為新夥伴美林和Countrywid的傑出表現,為我們該季度的獲利貢獻巨大。”劉易斯在美銀2009年一季報中這樣表示。數據顯示,2009年第一季度美銀錄得42億美元的凈利潤。

  事實上,近幾年美銀的股價表現令投資人滿意。本週一,有境外媒體報道稱,沃倫巴菲特本月早些時候曾與美銀CEO布萊恩莫尼漢私下會面,並對伯克希爾哈撒韋在美銀獲得的53億美元利潤表示了感謝。據悉,美銀現在的股價相比伯克希爾哈撒韋在2011年8月投資時上漲了超過100%。

  每年可節約80億美元

  僅隔一天,媒體曝出,美銀計劃最早在2013年第四季度解散美林證券,後者將不再作為法人實體存在;同時,美銀將保留美林證券作為其零售券商和投資銀行業務的名稱,美國銀行還會繼續承擔美林證券的償付義務以及債務。

  “美國政府不斷強化對金融機構監管,削減成本將成為銀行業越來越重視的功課。”談及解散原因,上述分析人士認為,“股東利益最大化是西方企業經營的宗旨,這也是為何美國銀行業在近兩三年始終處於盈利增長狀態的情況下還堅持不懈地進行成本控制的一大原因。”

  據悉,美銀行政總裁布萊恩莫尼漢(Brian Moynihan)已提出簡化公司結構的計劃,他認為兩公司的融合可令美銀實現每年節省80億美元的財務目標,也符合美國監管當局對大型銀行的監管要求。美銀公司發言人強調,解散美林作為法律實體將可令美林不需要再做獨立的監管披露,“且有關措施對美林向其客戶提供服務以及美林這個品牌並沒有實質性影響”。

  市場分析指出,這次解散舉動並不會影響美林的債券利率。一位銀行業內分析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2008年美銀收購美林之時,後者就是作為前者的全資附屬機構而被併入美銀,經過幾年磨合,兩者之間的融合度已經很高。這次美銀決定解散美林證券,只相當於旗下一個業務部門進行了一次業務範圍的重新劃分與界定,因此對市場幾乎不會産生什麼影響。”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