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門票中的"芝麻"與"西瓜"

2013-04-23 09:20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泉

  “五一”臨近,景區門票再次成為關注話題。湖北318家景點門票降價,雲南全省景點門票打八折,山東曲阜推出“背《論語》免費遊三孔”活動……與往年不同,今年假期,各地景區門票不再是“漲聲”一片。

  繼博物館免費開放、高速公路假日免費之後,一些地方的公共景區門票減免舉措,是可貴的公益屬性回歸,其意義也將逐步顯現。

  一張湖南張家界的門票價格,相當於法國盧浮宮門票的3倍;一張四川九寨溝的門票費用,如果用來參觀美國黃石公園、印度泰姬陵、日本富士山,“都玩一遍還剩100多元”。這些年來,門票價格之所以牽動國人神經,直接原因是一個“貴”字。

  眾人稱“貴”的背後,其實有著樸素的正義觀。不同於歡樂谷、迪斯尼等商業景區、人造景區,那些風光秀美、文化底蘊深厚的公共景區,是全體國民的共有財富,其精神價值遠勝於物質利益。倘若僅僅因為門票價格,就將許多人擋在門外,不僅會帶來新的文化鴻溝,也是典型的“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當然,如果只從道德層面論證,問題往往難有根本解決。就景區門票收費而言,可以有兩個基本判斷,一是公共景區的維護運營全部由國家財政承擔不太現實,收取一些必要費用屬於世界通例;二是在中央委託地方、地方委託機構的逐層代管模式下,如何避免“大眾所有、小眾管理”異化為“大眾所有、小眾得利”,這是問題的關鍵。

  其實,雙贏的選擇並非沒有。杭州西湖自2003年實行免費以來,當地旅遊總收入增長了4倍,實現了各方受益、各方滿意。值得深思的是,這一成功模式並未被普遍效倣。究其原因,並不是一些地方不會算賬,而在於大賬本裏有小算盤,掌櫃與夥計利益不一致,長期與短期收益不一致,芝麻和西瓜的權屬不一致。

  比如最近湖南鳳凰的高價門票,直接受益的是當地政府和公司,間接損害的是商戶和遊客,長遠損害的是當地旅遊業。問題的核心在於,誰在掌握著現實的定價權,誰真正在乎整體利益、長遠利益?

  經濟學有個術語,叫做“外部不經濟性”,是指某個經濟行為主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損,自己卻沒有為此承擔成本。擺脫門票經濟的“短視思維”,實現公共景區的公益功能,同樣要克服這種“外部不經濟性”,實現社會整體福利的最大化。

  對公共景區的所在地來説,最重要的問題,是克服景區利益政府化、政府利益私人化的傾向。景區所在地要算總賬、算長遠賬,將景區變成旅遊産業鏈中的一環,並建立關聯産業的利益共用機制,從門票經濟走向旅遊經濟、産業經濟。實現這種轉變,需要地方政府革新發展理念、擺脫惰政思維,從而打造旅遊經濟的升級版。

  就公共景區的管理者而言,最基本的問題,是強化國家對公共景區的監管職能和制度供給水準。在歐美等一些旅遊大國,公共景區門票價格政策均由文化部門及其下屬的公共機構統一制定。改變“本地人聽證、外地人埋單”的局面,需要有國家層面的統一協調;同時,對那些為維護公共景區做出犧牲的地方,國家應給予合理補償,以此呵護地方的公共文化責任意識,更好地實現公共景區的公共價值。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