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佔款創兩年新高 警惕資本流入逆轉風險

2013-03-21 10:08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范樂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佈的貨幣當局資産負債表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央行口徑外匯佔款增加3515 .06億元人民幣,該新增量創下了自2011年4月以來的新高。分析認為,受到國內經濟企穩回升和主要發達國家量化寬鬆政策等因素影響,我國短期內將面臨較大的資金流入壓力。不過,市場變化莫測,今年整體的跨境資金流動格局仍具較強波動性,也需警惕國際資本流入逆轉的風險。

  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月度央行外匯佔款最高點為2008年1月,金額為5574.41億元;2010年10月為5417.77億元,為次高。央行口徑外匯佔款對應貨幣當局資産負債表資産方下的“外匯”一項,它代表“中央銀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中收購外匯所形成的人民幣投放”。外匯佔款的變化與資本流動密切相關,根據外匯佔款的走勢也大致能判斷資本流動。

  外匯佔款的變動和企業或個人的持匯意願密切相關。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副主任陳炳才表示,1月份央行口徑新增外匯佔款創新高和當月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不無關係。2012年12月中下旬,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多次觸及漲停,而這種預期吸引了更多的資金流入國內。國家外匯管理局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升至926億美元,處於歷史最高水準。這一數據與1月份的外匯佔款增加相互呼應。

  市場人士分析,近期人民幣升值,主要受到國內經濟企穩復蘇的影響,反映出在部分發達經濟體繼續尋求放鬆貨幣的背景下,新興市場國家仍面臨跨境資金流入的壓力。“從上半年來看,資金流入的壓力還是更大一些。”陳炳才指出。趙慶明也説,由於升值預期以及國內外利差的長期存在,中國對資金存在吸引力,今年的新增外匯佔款肯定比去年多。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若與大約半個月前公佈的金融機構外匯佔款數據相比,央行口徑的外匯佔款只佔全口徑金融機構外匯佔款6836 .59億元新增量的51%。“這意味著金融機構沒有選擇將手中的外匯全部結給央 行 , 而是自身持有了這部分外匯。”陳炳才表示。他分析稱,金融機構沒有選擇將這部分外匯結匯可能源於銀行自身操作的需要。“由於人民幣多是在前一個交易日觸及漲停,而在接下來的交易日一開盤就觸及跌停,銀行通過在漲停點買入外匯,跌停點再賣出外匯,就能獲利。而這種操作就需要銀行手中持有大量的外匯進行資金週轉。”陳炳才表示,由於人民幣目前的升值預期不如前期這麼清晰,盤中匯率“僵持”的局面屢屢出現,所以也使得銀行傾向於持有外匯進行這樣的操作。

  中信銀行總行國際金融市場專家劉維明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指出,企業外匯貸款需求量比較大也是銀行可能主動多留存外匯的原因,但同時不排除由於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明朗而導致銀行持有外匯的可能。“實際上,美元最近走強的趨勢很明顯,資金回流發達國家的跡象也存在。因此,整體今年外匯佔款會否大幅增長不好説。”劉維明説。安信證券指出,全年來看,因總需求改善,外匯佔款增量及餘額同比將較2012年有較大改善,但人民幣匯率單邊升值結束帶來的外匯佔款增速平臺的下滑難以扭轉。

  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發佈報告稱,“2013年我國跨境資金凈流入規模反彈和雙向變動的內外部因素依然存在……發達經濟體爆發主權債務危機的根源並沒有得到根治,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國內經濟回升進程也可能反覆。未來一旦風險再次積聚和爆發,新興市場經濟體又將被動承受資本流出和本幣貶值的壓力。”根據美國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 )的跟蹤統計,在截至3月13日的一週內,新興市場的四個主要分類股基自去年7月以來首次同時出現凈贖回。其中多元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基金(GEM)10個月以來首次連續兩周資金凈流出。

  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發佈的《2013年中國國際資本流動展望》指出,值得警惕的是國際資本流入逆轉的風險。儘管發達國家央行陸續出臺大規模的寬鬆貨幣政策,但美聯儲已為退出寬鬆貨幣政策設定條件,若市場預期美國在2014年左右將會達到退出寬鬆貨幣政策的門檻,那將會引發全球利率市場和國際資本流動的大幅調整,中國經濟應該對此情景準備充足的應對措施。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