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銀行理財産品平均收益率4.11%

2013-01-30 09:16     來源:新京報     編輯:范樂

  昨日,記者從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熱點問題研討會上獲悉,截至2012年底,我國銀行業理財産品共存續3.22萬款,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率達到了4.11%。中國銀行業協會表示,銀行業理財産品整體風險可控,且發展潛力巨大,需要進一步提高規範要求和標準。

  收益率超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中國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岩岫昨日表示,自2005年以來,我國銀行理財産品得到了快速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銀行業理財産品餘額達到7.12萬億元,而理財産品的平均收益率達到了4.11%,高於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最高上限3.575%。

  他還表示,理財産品在社會融資中佔重要地位,是引導社會資金合理投資的渠道,且有利於人民群眾財産性收入的提高。統計顯示,2011年全國160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理財産品為投資者創造收益超過1750億元,2012年全國開展理財業務的18家主要銀行,為客戶實現投資收益2464億元。

  王岩岫稱,銀行理財産品發展速度雖然較快,但只佔銀行業務的5%左右。目前我國處於新一輪財富積累期,高凈值人數和私人銀行客戶增長迅速,因此理財業務發展仍有較大空間。

  風險邊界需明晰

  在肯定理財産品取得成績的同時,昨日參會的監管層也指出了該領域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稱該領域有“三個不一致”現象,即銀行與客戶對理財業務風險收益特徵認識不一致、銀行內部管理水準與業務發展步伐不一致和銀行業務發展與監管要求不一致。

  閻慶民表示,銀行認為,理財産品,特別是浮動收益類理財産品,收益應該“隨行就市”;而大部分金融消費者將理財視為一種變相的存款,沒有將其作為一種投資,期望“旱澇保收”。對風險收益特徵認識不一致,就容易産生糾紛。加之個別銀行存在資訊披露不充分、風險提示不到位等不規範銷售行為,以及違規開展“資金池”理財業務等問題,導致風險邊界模糊。

  對此,銀監會一方面將督促銀行在産品設計、銷售、資訊披露等方面履行責任,維護客戶合法權益和銀行聲譽,建立“賣者有責”的文化;另一方面要加強消費者教育,提高金融消費者風險意識,宣傳理財與存款的區別,營造“買者自負”的氛圍。同時,監管層還要推動加強銀行、證券、保險監管政策的協調性。

  去年,理財産品在繼續高速增長的同時,其風險也逐漸顯現。違規代售、不規範私售、鉅額虧損等問題浮出水面。對此,銀監會此前表示,今年將嚴格監管理財産品設計、銷售和資金投向,嚴禁未經授權銷售産品,嚴禁銷售私募股權基金産品,嚴禁誤導消費者購買,實行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理財産品分賬經營、分類管理。

  ■ 相關新聞

  “資金池”將成銀監會檢查重點

  中國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岩岫昨日表示,目前仍有部分銀行繼續開展不規範的“資金池”理財業務。對此,銀監會已將該項業務列為今年重點檢查目標,各商業銀行應儘快自查自糾。

  所謂“資金池”運作,是指銀行將不同類型、不同期限的理財産品募集到的資金歸集起來,投向擁有債券、票據、信託、信貸資産等多種資産的“池子”裏集合運作。為保證募集資金與項目所需資金的平衡,銀行便滾動發售多種期限的産品,業界將其稱作“期限錯配”、“短借長貸”。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昨日表示,“資金池”內産品不透明,不同類型産品難以做到分賬經營。此外,資産安全也存在風險,“池子”裏的資金有可能流向平臺貸等高風險的資産並出現虧損,因此應該成為監管的重點。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