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追尾放大經濟隱憂 撞痛A股哪根神經

2011-07-26 08:17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王思羽

  動車“撞痛”A股哪根神經

  2700點失守 弱勢格局或延續

  滬指82點的大陰棒,終止了市場長達一個月之久的反彈行情,也令久盤必跌的魔咒再次應驗。表面上看,“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的發生以及美債危機的發酵,是觸發市場放量大跌的主因。其實這兩大突發事件只是導火索,根本原因或許在於本輪反彈行情的根基已然鬆動:經濟下行風險減小和政策放鬆這兩大預期目前幾乎成為泡影。2700點關口毫無抵抗地失守,或許意味著弱勢格局將會繼續。

  動車追尾放大經濟隱憂

  眾所週知,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今年出口與消費的表現都比較平庸,投資依然是拉動經濟的主要動力。然而,在房地産調控政策難見鬆動的背景下,投資要維持高位運作的狀態,只能依靠鐵路、保障房及水利這三大塊。

  23日晚間發生的動車事故,不僅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也令鐵路建設放緩的預期上升。不難想像,如果鐵路建設真的被中途放緩,投資將失去一名得力“幹將”,高位運作的格局或許很難維持。而投資增速放緩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經濟高位運作的態勢難以為繼。另外,近日匯豐公佈的PMI數據顯示,7月PMI初值為48.9%,降至50%分界線以下,跌至28個月以來的最低水準,這進一步顯示出製造業活動增長勢頭出現放緩,經濟下行的風險正在釋放中。

  回到本輪反彈行情的支撐因素來看,不可否認,經濟下行始終在預期之內,也是支撐反彈行情的因素之一。但如果投資真的少一名得力“幹將”,並導致經濟增長動力後勁不足,再加上前期政策緊縮的累積效應也在逐步釋放,則未來經濟下行的風險確實不可小視。

  美債危機加大通脹壓力

  美國當地時間22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與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約翰博納的談判中斷,雙方無法在削減政府赤字方面達成一致意見,這導致美國國債危機進一步加劇。中期來看,美國債務上限上調勢在必行,但奧巴馬關於短期不排除債務違約的表態,則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市場對美債違約的擔憂。美股上週末出現下跌,便是這一恐慌性情緒的即時反應。A股在全球恐慌情緒的瀰漫下,自然也難獨善其身。

  其實,拋開短期的情緒影響,美債危機的持續演繹,最終結局仍是美元的趨勢性走貶,美國將再次啟動“印鈔機”。對中國乃至其他國家而言,美元中期走貶,毫無疑問會加大全球的輸入型通脹壓力,這將令國內通脹回落的預期再度生變。儘管6.4%的CPI增速一度被市場認為是通脹頂峰,但7月豬肉價格的攀升,以及眾多“提價”行為的出爐,令7月CPI繼續上行的預期大幅增強。在此背景下,期待中的下半年通脹回落,也被蒙上了一層“不確定”的面紗。

  政策放鬆預期基本落空

  上周管理層釋放出信號,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管理層堅稱對物價調控及房地産調控不鬆動,令下半年貨幣政策放鬆的預期宣告落空。

  本輪反彈行情的最大觸發因素是政策放鬆的預期。從“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管理層關於物價可控的表態,存在被媒體誤解及誇大的意味,只是當時遭受疾風驟雨打擊的市場確實存在著技術性修復的要求,於是“借題發揮”也就變得很自然。而目前今年的政策基調已定,加上下半年通脹可能面臨反覆,故市場期待的政策放鬆,基本成為泡影。此輪反彈的根基必然鬆動。

  資金面緊張未顯著緩解

  6月底的反彈行情,恰逢政策放鬆預期出爐及資金利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行。但實際上,資金利率在6月底7月初出現回落之後,本月中下旬再度抬頭。截至本月25日,SHIBOR各期限品種已全線突破5%。短期限品種方面,SHIBOR隔夜利率收報5.1408%,SHIBOR七天利率收報5.2592%,SHIBOR1月利率收報6.6608%;長端期限品種方面,SHIBOR3月利率收報6.0383%,SHIBOR6月利率收報5.2775%,SHIBOR9月利率收報5.1928%。

  總體而言,短端期限的利率品種期間存在一定的波動,但長端期限品種一直處於高位盤整的狀態,這表明中期資金面仍難言樂觀。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愈演愈烈的信用債危機,觸發因素之一就在於資金面的持續緊張。

  “雷電”擊中A股心臟

  動車事故以及美債危機的發酵,如天空中突然閃過的“雷電”,恰好擊中了A股“心臟”。畢竟,A股此輪反彈的根基,就在於政策放鬆及經濟下行風險有限的預期。“心臟”被擊中,A股自然會反應劇烈。技術面上,25日上證綜指出現的破位大跌及2700點關口的失守,也意味著短線技術形態的轉壞,近期A股弱市格局或就此成行。

  需要指出的是,行情徹底發生轉向不能僅以一根陰線作為唯一依據,下一步的動向還需觀察大跌後多方會否組織有效抵抗、弱反彈出現後的再次下探其力度如何等因素。(本報記者 魏靜)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