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中期業績報告已于日前悉數亮相,數據顯示,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凈利潤達3433.98億元,同比增長45.75%,超出此前市場預期。這個消息公佈後,人們很容易就聯想起前段時間鬧得沸沸颺颺的點鈔費、跨行取款費。既然銀行 “不差錢”,為什麼還要在乎這些 “小錢”?
在國際銀行業,主要盈利方式是發展中間業務,而中資銀行卻走上了 “歧路”。與外資銀行發展理財、金融衍生等技術和資金密集型中間業務不同,中資銀行的中間業務都集中在了銀行卡手續費、存摺挂失等勞動密集型項目上。雖然,目前中資銀行表面看來盈利豐厚,其實卻得了典型的 “虛胖病”,鉅額利潤依靠的是不可持續的天量信貸,隨時都有 “掉膘”的危險。
專家認為,中資銀行如果不突破 “小錢”思維,就無法衝破發展的 “藩籬”。
旱澇保收也可成發展 “藩籬”
隨著中國光大銀行上月1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中國國有控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已經全部上市,但是中國銀行業未來還將面臨更多的挑戰。
由於我國實行的是相對固定的利率政策,銀行盈利的息貸差模式幾乎是旱澇保收。在金融危機下,我國銀行業還培育出了 “全球最賺錢”的銀行,去年14家上市銀行的業績增長率都超兩位數。從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業績來看,同比凈利潤增長高的超過80%,低的也有20%,令全球銀行業望塵莫及。
息差是中資銀行利潤的主角,但背後卻隱憂四伏。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的下降成為普遍趨勢,中信銀行上半年核心資本充足率已下降至8.26%,民生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從去年末的8.92%下降至8.32%,華夏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僅為6.49%。核心資本充足率的降低已經成為當前中資銀行所面對的最大問題,華夏銀行已于6月3日向監管部門上報定向增發方案;中信銀行已經公佈了260億元A+H股配股方案。其實,由於經過去年9.59萬億元天量放貸後,各上市銀行的存貸比很多已經超過70%,早在年初以工、中、建、交為主的四家大行上市銀行就已公佈了近3000億元的融資方案。自身的造血能力嚴重不足,每隔三五年就要鉅額再融資,這已成為中國銀行業特有的現象,而每次動輒上千億元的規模都對資本市場帶來巨大衝擊。此外,由於資本市場的不穩定性,面臨著巨大的融資成本的風險,這也嚴重威脅銀行的盈利能力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