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引導信貸資金支援實體經濟

2013-07-16 14:10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林天泉

  “從上半年經濟運作的具體狀況看,貨幣政策總體較為穩健,也是靈活有度的。”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貨幣政策在調控方式上的預見性和前瞻性方面顯著增強,未來在針對性和靈活性方面還會進一步提高。

  對於央行針對6月下旬以來的貨幣市場流動性緊張所採取的措施,郭田勇表示,央行此舉旨在糾偏,即調整過去大量資金流入産能過剩領域的情況。

  “要從兩方面考慮貨幣信貸快速增長與經濟企穩回升之間的關係。”郭田勇表示,一是從統計本身看,上半年社會融資總量增長較快,但在統計中可能存在一些重復計算的部分。二是從銀行信貸本身來看,不僅要看信貸新增量,還要看信貸結構是否進一步優化。目前,我國信貸資金使用效率不高,對實體經濟的支援作用也打了折扣。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金十條”,針對金融支援小微企業及結構轉型進行了一系列部署。郭田勇認為,金融支援小微企業的難點仍在於風險。大多數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時,仍採用傳統的信貸模式,難以做好風險控制,因此對小微企業往往“近而遠之”。

  “金融支援結構調整和轉型,還需要金融體系和金融運作機制更加靈活、高效和穩健。”郭田勇説,這就要求進一步推進金融改革,比如推動利率市場化的改革,通過更加市場化的方式配置金融資源,進而提高資金的運作效率。同時,還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不斷擴大債市規模,從制度上規範股市發展等。

  郭田勇表示,今年以來,貨幣政策除了公開市場操作外,並沒有採取其他大的動作,體現出的是央行“以靜制動”的調控思路。“有時候大家看起來沒有大動作,恰恰也是最好的動作。”郭田勇認為,“要推動産業升級,將貨幣政策總體保持在穩健、中性是比較合理的。”郭田勇説,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就是要以“小幅微調”為主,而非進行一些方向性的調整。

  郭田勇認為,下半年貨幣政策還會繼續保持穩健,因為隨著結構調整和改革紅利的不斷釋放,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會越來越多,因此不需要走單純依靠貨幣刺激來拉動經濟的方式。總體看,央行將靈活運用好各類貨幣政策工具和價格型的貨幣政策工具,根據經濟運作中的實際情況進行組合使用,進而增強貨幣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