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通過“老農津貼暫行條例” 推津貼調整制度化

2011-10-21 06: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據“中央社”報道,臺當局“行政院”20日通過“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與“民眾年金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建立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動的老人及弱勢族群社會福利津貼與年金給付制度化調整的機制。

  臺“農委會”指出,參考2007年至2011年底預估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為5.27%,調整後老農津貼每人每月可領6316元(新台幣,下同),比現行調增316元;民眾年金老年基本保證年金,則將從每人每月3000元調到3158元。

  這次除調高老農津貼,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中收入家庭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民眾年金相關給付及低收入戶家庭(兒童、就學)生活補助也一併調整。

  行政院預估受益人數達287.19萬人,估計所需經費約68億元,由2012年度臺當局總預算額度調整支應。

  臺“行政院”通過的“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建立主管機關應每4年參照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公告調整老農津貼金額的機制。

  “民眾年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規定,“民眾年金法”所定老年年金給付加計金額、老年基本保證年金等所定金額,自2012年1月1日起由主管機關參照主計機關發佈最近1年消費者物價指數較2007年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公告調整,其後每4年調整1次。

  臺“行政院長”吳敦義表示,“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暫行條例”與“民眾年金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完成立法後,將建立與CPI連動的老人及弱勢族群社會福利津貼與年金給付制度化調整的機制,符合公平正義原則,並袪除政治性的干擾,同時也在不排擠其他發展性預算的前提下擴大照顧弱勢民眾。

  他説,“內政部”主管無需修正法律的其他社福津貼或補助,也請依相同機制儘速檢討,自2012年起同步實施;臺當局及地方政府推動這項政策所需新增經費,將全數由當局負擔,以讓政策順利實施,擴大照顧弱勢民眾。

  “農委會”在報告中表示,這次法案的修正,是為建立制度化的調整機制,每4年參考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以取代選舉時“民粹式”加碼。排富排新不排舊,也兼顧公平正義及確保現在已領津貼老農的權益。

  “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表示,將老農津貼發放制度化、定期調整,才是對農民的尊重;而不是每逢選舉被提出,變成選舉籌碼,這對農民不尊重。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