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面臨鉅額債務 被指將陷“債務危機”

2013-08-12 15:06     來源:環球網     編輯:林天泉

  據美國《福布斯》網站8月10日文章,下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決定是否從2014年4月起將消費稅從當前的5%提高到8%。面臨鉅額債務,消費稅增加與否都會給該國帶來負面影響,再加上美國可能會宣佈削減量化寬鬆項目規模,這很可能會促使日本陷入債務危機。

  迄今,日本債務超過了1000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4萬億元)。其債務佔GDP比重高達230%,為發達國家中最高。近來,該國通脹率有所提高、名義工資增長率轉正、失業率降到3.9%、出口量反彈、政府持續採取刺激政策以增加貨幣基礎,表面上看該國經濟有了好轉。實際上,物價增長和工資增長僅為同步,實際工資並未增加。更重要的是,政府債務持續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到今年年底日本債務佔GDP比重將上升到250%。

  文章表示,現在,日本政府要解決問題,有兩種選擇。其一是削減債務,這可能會立即帶來經濟衰退。其二是增加收入和GDP。日本政府一直的做法為第二種。不過增加名義GDP實則是説比做容易,因為日本經歷了20年的通貨緊縮,當前的名義GDP水準與1995年相齊。要增加名義GDP可通過增加實際GDP和通貨膨脹。實際GDP的增長與人口和生産力的增長有關,由於日本勞動年齡人口呈不斷下降趨勢,增加實際GDP的任務對該國來説比較艱巨。

  日本每月發行7.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755億元)來購買政府債券,如果能成功地將通脹率提高到2%,其利率也可能會上升到2%,同時政府債券的利息開支佔政府收入的比重很可能會提高到80%,進而引發嚴重的債券市場危機。但如果政府沒能增加實際GDP或通脹,該國債務就會惡化,利息支出將持續上升,債券市場最終仍會動蕩。不論如何,日本都將陷入危機。

  文章稱,安倍晉三將於下月決定是否增加消費稅。一方面他希望通過增加稅收來增加政府收入,另一方面他又不想接受稅收增加帶來的負面影響,即消費降低,畢竟消費佔日本GDP的比重為60%。但是,如果延緩增加稅收的決定,評級機構很可能會降低日本的債務評級,這會導致日本債券市場的動蕩以及更高的債務支出,同時國際投資者也會對日本政府的政策失去信心。第三個選擇是增加消費稅的同時推出補充性的預算和商業資本開支稅收優惠政策。但優惠政策能否抵消稅收增長的負面影響仍是個大問題。

  下個月美國將決定是否削減量化寬鬆。如果量化寬鬆得到削減,全球將面臨更高的利率。對日本來説,即使是輕微的利率增長都很可能帶來債務危機。雖然日本政府不斷解釋説量化寬鬆的逐漸退出並不一定會帶來更高的利率,而事實上政府只能控制短期利率,長期利率是由市場控制的。因此,日本政府的解釋不具有説服力,利率升高的風險是存在的,日本陷入債務危機是不可避免的。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