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經濟學”無異飲鴆止渴

2013-02-07 09:09     來源:北京晨報     編輯:范樂

  第二次當選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近日給日本經濟政策帶來了巨大的轉變,這種轉變已經開始引來越來越多人的反對,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的提前辭職事件,也許只是這種反對聲音即將集中爆發的一個導火索。

  在安倍的壓力下,日本央行已於此前宣佈設立2%的通脹目標,併為此採取更加激進的“無限量寬鬆”貨幣政策。如此激進的經濟政策在當今世界可謂絕無僅有,以至於國際市場觀察家生生造出了一個“安倍經濟學”,用來概括安倍當前推高通脹、赤字財政以及匯率貶值的經濟主張。

  光大證券一份報告指出,此前能夠以自己的名字與經濟學聯繫在一起的國家領導人,還是1980年代的美國總統裏根。當時,裏根通過消減財政開支、減稅、放鬆管制、控制貨幣增長等供給經濟學政策,令美國成功擺脫了增長停滯、通脹高企的“滯漲”局面,裏根的經濟政策因此被稱為“裏根經濟學”。但如今,“安倍經濟學”顯然與“裏根經濟學”背道而馳。

  “安倍經濟學”能否將日本經濟帶出泥潭?表面上看,作為“經濟晴雨錶”的股市對這種激進的政策正投以贊成票,但若以史為鑒,我們不難發現,日本企圖依靠印刷貨幣的方式走出經濟困境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幻想。

  早在2002年,伯南克就曾通過一篇演講給日本開出藥方,建議日本通過下調基準利率,購買長期國債和信用債券,以及大搞財政赤字等手段擺脫通貨緊縮。美國次貸危機之後,伯南克當上美聯儲主席,將當初給日本開的藥方用在了美國,然而,一輪又一輪的“量化寬鬆”後,美國經濟依然不見明顯好轉,反而陷入無底的債務危機,愈發不可收拾。

  日本不僅沒有看到美國這位“老師”正面臨的困難,反而如法炮製,只圖一時之快而置長期結構性問題于不顧,與美國一同導演貨幣戰爭。毫無疑問,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以鄰為壑”之術終將被證明只是一招“飲鴆止渴”的臭棋,到藥效真正發作之時,恐怕失去的已難以挽回,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