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資源配置仍失衡

2013-01-31 09:49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范樂

  影子銀行似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銀行負債方和資産方的雙重“表外化”,使得銀行內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出,成就了“影子銀行”資金規模的快速擴張,其系統性風險備受市場關注;但另一方面,在小企業融資難的狀況未得到改善時,影子銀行也滿足了部分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的融資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正規金融的不足。

  因此,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積極引導更多民間金融機構進入適度監管範圍的同時,要採取更有針對性的監管方式,彌補銀行內資金流出的漏洞,同時加快金融行業對內開放,疏堵結合才能真正做到風險可控。

  現狀

  雙重表外化致銀行資金加速脫媒

  前不久,銀行代銷第三方産品的兌付風險問題一度把理財産品市場推向了風口浪尖。對於理財産品是否屬於影子銀行的範疇,業界還存在爭議。權威機構對於影子銀行的定義中很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游離于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基於此,監管層有部分人士認為,現在的銀行理財業務和信託業務都在監管部門現有的監管之下,所以,理財和信託業務也不屬於影子銀行的範疇。

  但值得一提的卻是,在影子銀行的資金來源方面,《經濟參考報》記者通過調研了解到,無論是銀行內部人士還是企業老闆,亦或是小貸公司總經理,都或多或少透露了一個重要線索,即2012年民間金融資金之所以這麼充裕,很大一部分就是從銀行內部流出的,且流出渠道多種多樣,其中一類重要途徑就是存款出逃做理財産品,這是銀行負債方的表外化。

  中國銀監會業務創新部主任王岩岫透露,截至2012年末,銀行理財業務資産規模已經超過了信託、保險達到了7.4萬億元。

  儘管目前,各商業銀行發行的理財産品運作情況需定期報送銀監會,銀行所發行的理財産品明細亦須上報央行,納入社會融資總量的統計口徑,但是,銀行通過理財産品建立的資金池的資金運作情況對投資者而言透明度卻不高。另外,銀行代銷的第三方産品在報送環節上也存在著隱瞞或漏報情況。

  有業內人士透露,近兩年來,由於地方融資平臺和房地産市場貸款的緊縮,理財産品募集的資金有相當一部分流向了這兩個領域。上海一位資深金融市場研究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這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是理財資金投資城投債;二是通過銀信合作,銀行發行理財産品融得資金,通過信託公司以股權投資進入地方融資平臺和房地産市場。”

  據悉,其中,銀信合作尤其是依託房地産信託項目的銀信合作方式,為開發商提供了很大的資金支援。通過銀信合作,銀行可以不採用存款向外發放貸款,而是通過發行信託理財産品募集資金並向開發商貸款。信託理財産品屬於銀行的表外資産,可以少受甚至不受銀監部門監管。

  影子銀行資金來源的第二類重要途徑是,通過銀行票據業務、代銷融資性信託理財産品、委託貸款等,這是資産方的表外化。

  從央行公佈的數據看,2012年,委託貸款規模呈現前松後緊狀況,全年增加了1.28萬億元,同比少增125億元,佔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為8.1%;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全年新增1.05萬億元,同比多增了227億元,佔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為6.7%,而“逃規模”票據還未算入其中,對此,有機構調研了解到,2012年以違規票據為代表的隱匿信貸規模較上年有所增加。

  此外,2012年以來,表外業務的迅速發展帶動企業保證金存款增加。

  另據浙江光正大律師事務所金融領域案件律師林達透露“一些糾紛看似民間借貸糾紛,但大多案例背後總會有銀行資金,尤其是案件標的超過1000萬的案例,基本不會例外。”

  矛盾

  國內金融市場資源配置依然失衡

  正是銀行負債方和資産方的雙重表外化,才使得銀行內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出,成就了影子銀行資金規模的快速擴張。

  四川銀監局研究員文維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影子銀行規模不斷壯大也和當前金融資源配置失衡有關。”“2011年起,央行開始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其中配套的一個措施就是要進行信貸投放規模的調控。銀根收緊,小企業融資難的情況愈發嚴重,為彌補市場資金需求缺口,銀行業金融機構就通過信託理財等渠道繞道信貸規模,建立資金池,同時衝報表業績。小企業融資難導致民間高利貸、地下金融猖獗,進一步促使企業融資貴。而這些不透明的灰色金融領域都給監管帶來了難度和挑戰。”文維虎説。

  儘管2012年,在國家政策導向和銀行警惕風險的情況下,銀行收緊了對房地産、融資平臺以及産能過剩等行業的信貸投放力度,但對於小企業而言,通過正規金融機構融資依舊困難。深圳銀監局指出,今年以來深圳中小企業的資金缺口都有進一步擴大,88%的中小企業反映資金緊張,企業融資需求環比增加10%,企業融資缺口環比增加22%,約13%的企業融資難度很大,57%的企業存在融資難問題。而且企業資金需求期限也進一步縮短,企業資金開始出現“拆東墻補西墻”苦苦支撐的局面。

  據山東省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調查,該省中小工業企業的資金缺口約1200億元,比去年末增加20%。大約有75%的中小企業反映貸款難,部分企業被迫轉向民間高息借貸。根據山東省中小企業辦公室的調查,山東中小企業融資資金來源中,通過民間借貸及同業拆借的平均佔比7.8%,個別市達3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分析表示“大量的新型理財産品有創新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逃避管制的表現,比如説逃避信貸規模的管制,以及逃避利率管制。影子銀行是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渠道的很重要的一個補充來源,特別是有各種配額控制以後,往往是大型企業能拿到貸款,小企業往往願意付出高成本來獲得資金。”

  監管

  疏堵結合引導影子銀行彌補信貸需求

  在影子銀行的風險評估方面,央行行長周小川認為,中國影子銀行的問題和規模比全球金融危機中發達國家所暴露出來的影子銀行小得多,且多數都處在監管之下。而對於銀行資金流向影子銀行領域的系統性風險,銀監會方面認為,要全面看待風險。對於銀行自行發售或代銷理財産品,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坦言,“銀行理財業務的快速發展,期限的錯配,增大了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難度。在監管層面,未來會繼續完善監管制度框架,完善理財産品風險監測系統等基礎設施,嚴格監管産品設計、銷售和資金投向。”另外,銀監會也已將“資金池”理財業務列為今年現場檢查重點,並要求各銀行應儘快自查整改。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業內專家認為,要正視影子銀行對正規金融的補充作用,並逐步引導民間金融進入監管範圍,給其一個較為寬鬆的發展環境。對於影子銀行,要用疏堵結合的方式,引導其發展,讓更多民間金融機構進入適度監管範圍,同時要採取更有針對性的監管方式,堵住銀行內資金流出的漏洞,加大金融行業對內開放力度。在當前按機構進行監管的同時採取按業務線、産品線的方式進行審慎監管,是一種節約監管成本且收效更好的方法。

  此外,我國的投資渠道有限,企業家和富裕人群在實際存款利率為負值之際,不願把錢存入銀行,更樂於把資金投入非正規渠道,每年收取20%至30%的利息。如果不逐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可能會使更多資金轉入地下。因此,利率市場化改革也是完善金融資源配置的重要一環,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影子銀行規模的“瘋漲”。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