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3致熱錢涌入 央行降準概率小

2012-10-23 09:13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范樂

  央行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我國金融機構外匯佔款達257707.62億元,環比新增1306.8億元,結束了此前連續兩個月的負增長,創下近8個月以來的新高。有關專家分析,美國QE3態勢下大量國際資金流入、人民幣升值和貿易順差的影響是造成此次外匯佔款增加的主要原因,外匯佔款增加,市場流動性將朝積極方向變化,削減了近期央行下調準備金率的可能性。

  外匯佔款是央行和商業銀行收購外匯所形成的投放于實體經濟的資金。 從去年底開始,受複雜的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影響,我國外匯佔款波動幅度較大。今年1月外匯佔款增加1409.22億元,是增長最多的月份,可是在隨後的4月、7月和8月卻反常地出現了負增長,此次9月份外匯佔款增長1306.8億元,規模為年內次高水準。

  原因一:

  受QE3影響 大量熱錢流入

  記者就QE3(第三輪貨幣寬鬆政策)對外匯佔款的影響採訪了華夏銀行廣州分行國際部有關專家,專家表示,QE3對中國影響利弊參半。QE3是為促進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而出臺的,而美國是中國出口的一個大市場,若真能起到恢復美國經濟的作用,對中國自然有好處,美國經濟恢復、需求提升對中國出口是利好。可是,QE3將使美元和美元資産的價格面臨下跌壓力,國際投資者可能會加大對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資産的投資,熱錢流入規模和速度或將升級,熱錢流入最直觀的表現之一就是外匯佔款增加。同時,近日發佈的多項宏觀經濟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基本面或將在未來出現回暖。對中國經濟預期的改善,也是國際資本開始重回我國市場的一個原因。

  廣東省社科院境外熱錢專家、廣東社會責任研究會會長黎友煥也表示,“9月外匯佔款增加的原因很多,但我們在近期發現熱錢的跨境流動出現了新的變化,在美國QE3及其寬鬆思路的影響下,境外熱錢出現了新的判斷,不少國際熱錢重新流入香港,一些熱錢還流入大陸境內。”

  原因二:

  人民幣升值週邊資金避險進入

  由於美國大選等因素影響,近期市場上人民幣出現短期升值,企業、機構加大了結匯意願,帶動了當月新增外匯佔款走高。專家分析指出,此前外匯佔款減少,可能並不完全是由於資金大量外逃所致,也有部分原因是人民幣貶值預期導致企業結匯減少。近期,人民幣短期升值帶動了企業結匯,這應是9月份出現外匯佔款“激增”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時,黎友煥也表示,在人民幣升值影響下,週邊資金已經開始進入,並且這個因素的影響在10月就更加明顯。當前的資本流入主要還是境外資金在美國QE3及其寬鬆思路的影響下,預期人民幣上漲。但是人民幣未來的走勢在目前複雜的環境下還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

  原因三:

  貿易順差外匯佔款正常增長

  記者了解到,根據收支平衡表,可以簡單地得出“外匯佔款主要由貿易順差、外商直接投資、流入熱錢”等組成,後三項中任何一項的變化都會影響外匯佔款的增減。從2007年以來的情況看,作為外匯佔款最主要的來源,貿易順差對外匯佔款有很大的影響。根據行業經驗,四季度有西方的耶誕節,是歐美國家進口的熱季,9月份貿易順差開始抬頭,為276.7億美元,這也是外匯佔款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影響: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得到改善

  有分析人士稱,9月份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反彈,並創下年內新高,除了財政存款投放、理財産品回流導致存款增加較多外,外匯佔款增加也是其回升的重要因素。同時,外匯佔款反彈也將使得央行逆回購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短期內繼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概率也在減小,甚至有可能到年後再降準。

  不過,專家提醒,在我國人民幣結束單邊升值、經濟結構調整、國際收支趨於平衡的大背景下,從中長期看,外匯佔款將持續低位運作,這一方面有助於減輕央行的對衝壓力、增加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自由度。

  另外也給我國未來貨幣政策操作和應對提出了一些新課題,需要進一步加以關注和應對。

  此外,澳盛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指出,在美國持續印鈔,亞洲前景相對樂觀下,儘管內地經濟增長減慢,但仍有超過7%的升幅。近期人民幣兌美元亦升穿6.3,反映確有熱錢流入,或有資金在股票市場抄底,“若股市強勢,會有熱錢涌入。”楊宇霆預期。

  此外,內地通脹在1.9%水準已經見底,未來將回升至2%~3%。

  預測

  近期央行或

  作出相關的反應

  黎友煥表示,國際金融市場變化莫測,匯率波動很大,貨幣政策的出臺將不得不考慮週邊因素。“我們相信近期央行可能會作出相關的反應。”但問題是週邊還預期人民幣將繼續小幅上升,這也正在促動更多的資金流入。但人民幣的升值是否一定就能持續呢?“我認為如果人民幣未來保持強勁的升勢,將更進一步惡化我國的週邊形勢。”

  相關新聞

  央行或加大

  逆回購投放

  本報訊 (記者周宇寧)昨日,央行進行了例行的逆回購詢量,品種包括7天、14天、28天的逆回購和28天、91天正回購。

  月內降準的概率非常小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目前外匯佔款大幅上升,月內降準的概率非常小。而由於月中資金缺口較大,央行本週在公開市場上的投放量或比上周有所加大。

  目前二級市場上資金利率維持在較為寬鬆的態勢。根據中國貨幣網的數據,截至昨日上午11:30,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漲跌互現。14天以下的短期利率均小幅上行,其中隔夜品種小漲4.77個基點至2.2435;7天品種漲2.07個基點至2.7075%,仍然分別低於3%和3.5%的關鍵線。而14天品種小漲0.5個基點至3.39%,也低於一級市場同期品種利率。

  據統計,本週公開市場將有4050億元的逆回購到期,而可供對衝的央票僅為190億元。此外,本週將有逾千億元財政性存款上繳,或對資金面帶來一定的波動。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