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釋放明確寬鬆信號 QE3是最後的量化寬鬆

2012-09-03 13:40     來源:人民網     編輯:范樂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依舊沒有打開“印鈔機”的引擎,不過同此前模棱兩可的態度不同,他的最新表態釋放出明確的寬鬆信號。在當地時間8月31日于美國傑克遜霍爾召開的全球央行年會上,伯南克表示,美國經濟目前狀況“遠不能令人滿意”,美聯儲準備採取行動支援美國經濟。分析人士認為,伯南克一方面力挺寬鬆政策效果,一方面對經濟表達了擔憂,已經為下一步行動鋪平了道路。

  釋放明確寬鬆信號

  在會上,伯南克説,“考慮到政策工具的不確定性和限制,美聯儲將在必要情況下提供額外的政策寬鬆,以促進經濟更強勁復蘇,並保持就業市場進一步改善。”

  伯南克認為,就業市場的改善慢得“令人痛苦”,除非經濟增長速度有所加快,否則失業率未來一段時間很可能繼續遠高於最大化就業的水準。據悉,到目前為止,美國失業率仍居於8.3%的高位,離美聯儲的政策目標尚有距離。而美聯儲官員曾暗示,是否推出新刺激措施將取決於降低失業率的進展。

  雖然在演講中,伯南克並未直接承諾進行干預,但其表示出對經濟的疲軟狀態擔憂,並明確美聯儲意圖採取有力行動和其擁有的政策工具,提高了市場對其9月行動的預期。

  事實上,美聯儲推出非傳統貨幣政策以來,始終面臨諸多質疑。質疑方認為,美聯儲此前採取的措施並沒有為美國經濟帶來強勁增長,而再次推出類似措施可能進一步導致通脹加劇、金融系統不穩定以及美元貶值。華爾街分析師預測,5000億美元的債券購買計劃最多只能將失業率降低0.1%-0.2%,並帶動GDP增長0.2%-0.3%。

  為此,伯南克對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的行動辯解稱,“量化寬鬆行動是有效的,證據顯示,央行購買證券為經濟復蘇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並緩解了通縮風險。”

  美國前總統裏根的經濟顧問、哈佛大學教授Martin Feldstein表示,降低失業率的阻礙巨大並超出美聯儲政策工具應用範圍之外,幫助長期失業人群重新回到工作崗位需要一個長期過程。“美聯儲不斷強調就業這一長期問題,並因此進行過度刺激經濟的風險行為”。

  伯南克也並非對美聯儲行動的風險視而不見。在此次演講中,他強調美聯儲的行動取決於對行動成本和收益的衡量,也同時提到額外購買資産可能出現的問題,即破壞證券市場的功能、提高通脹預期、破壞金融穩定、導致美聯儲虧損。不過,他表示,這些問題是不確定的,“當考慮週全時,非傳統政策的成本是可控的。如果經濟條件需要的話,我們不會排除進一步使用此類政策”。

  推出政策尚有阻力

  美聯儲的下一次政策例會將於9月中旬召開,距上一次會議間隔一個半月。預計美聯儲官員將依據近來以及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經濟表現作出判斷。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今年僅剩9月、10月和12月3次政策會議,採取行動最好的時間窗口就在9月,9月初公佈的8月份就業數據將是重要參考指標。

  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就開始了一場又一場接力。經過多次降息,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自2008年底以來一直保持在零至0.25%的超低區間。此外,美聯儲還通過兩輪量化寬鬆政策,購入總額超過2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房利美等機構發行的抵押貸款證券。去年9月,美聯儲推出將資産負債表調倉的“扭轉操作”,後又於今年6月份將這一項目延期到年底。

  對於美聯儲的下一步計劃,分析人士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選項:第一,進一步將聯邦基金利率從零至0.25%的區間降至零;第二,延長低利率政策指引期限,即將超低的聯邦基金利率期限從目前的“至少到2014年下半年”延伸到更遠的時間點;第三,降低美聯儲支付給銀行的超額準備金利率,以激發銀行的放貸行為;第四,購買一定數量的國債或抵押貸款證券,即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以進一步壓低國債利率和抵押貸款利率,刺激投資和消費行為。或者更加大膽地啟動“開放式”的資産購買計劃,不設定購買規模,而是配以一定的經濟指標限定,如直到失業率降至一定水準,或者通脹率超過一定門檻。

  不過,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全球經濟監測中心主任洪平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從經濟角度來看,美國長期利率已處於歷史低水準,再用QE3來繼續降低長期利率對實體經濟的“邊際”效用非常小。從國際角度來看,以往的QE導致國際市場石油等産品價格的大幅度波動,熱錢大量流向新興經濟國家,造成了這些國家的通貨膨脹、資産泡沫。如果要推出QE3,美國不得不考慮國際壓力。從美國國內政治角度來看,共和黨極力反對美聯儲的QE和低利率政策,已經對美聯儲施加了很大壓力。因此美國總統大選之前推出QE3的可能性很小。此外,也有觀點認為,鋻於目前聯邦利率已經降到極低,美聯儲即便此次推出QE3,也可能是最後一次運用這一工具。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