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萬億美元被所謂的市場“無形之手”推著流動,而其實,“無形之手”之後藏著黑手。經濟學家約瑟夫 斯蒂格利茨曾多次批評説,“新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一直是為某些利益服務的政治教條。”這回大銀行的集體舞弊醜聞無疑是又一例證
最近被曝光的“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受操縱案”牽涉範圍甚廣,令人憤怒。隨著調查深入,目前至少已有巴克萊、花旗、瑞銀、德銀、匯豐、摩根大通等12家全球“最重量級”銀行被認為可能涉嫌,而英國、美國的一些高層官員也被發現可能捲入其中。在全球金融危機余波未平、世界經濟至今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這起集體舞弊醜聞再次重創了西方金融界的信譽,必將加劇西方社會矛盾和廣大人民對金錢政治的強烈不滿。
可惡的“內部人遊戲”
LIBOR在全球金融市場應用廣泛,價值數百萬億美元的金融産品要用到這個基準利率。它的産生機制是由16家大銀行向英國銀行家協會提交各自的借貸利率估值,協會去掉最高和最低的4個,取中間8個估值計算出平均值作為每天的LIBOR數值。這就是説,LIBOR數值確定的依據一直是各銀行的主動報價,這樣的産生機制當然有很大缺陷:銀行自己報來的利率水準真實嗎?有沒有措施保證報價真實?
實際上,大銀行報來的利率往往偏低,因為這個利率反映著其他銀行對於它償還能力的信心,如果高了,就表示信心不足;沒有大銀行願意暴露自己向他人借款時遇到的麻煩。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全球金融市場一度陷入流動性困境,各大銀行低報自己借款利率估值的情況因此變得更加普遍和嚴重,終於導致了LIBOR操縱事件的大曝光。
美、英等有大銀行涉案的國家的政府官員和專家都承認,其實LIBOR“可能被操縱”的天然缺陷早已被發現和關注,但這樣的機制仍然頑強地延續下來了。英國銀行業協會在此事曝光後,積極建議改用客觀的交易統計值作為確定LIBOR數值的依據——這説明當初只要肯改,LIBOR是可以做到透明和公正的。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這樣一個明顯有缺陷的機制居然硬撐了多年?《金融時報》的一篇專欄文章這樣寫道:“內部人士清楚這些事,而公眾從未去懷疑。發覺那些人騙了你已經夠鬱悶了,如果知道他們在騙你的同時還在嘲笑你的天真,那是什麼感覺!”此事清楚地暴露了西方金融市場上“內部人遊戲”的醜陋和可惡:數百萬億美元被所謂的市場“無形之手”推著流動,而其實,“無形之手”之後藏著黑手;而所謂“市場規則”,實際上成了“內部人規則”,從不約束內部人,卻被他們用來為自己謀取最大利益。
監管不力還是聯手操縱?
不久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就美聯儲上半年貨幣政策作證時再三強調:早在幾年前,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就收到過巴克萊銀行可能虛報借貸利率的資訊,隨即迅速作出反應,向英格蘭銀行、英國金融管理局、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等通報情況並作了“積極努力”。他説,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就如何改進LIBOR産生機制提出了建議,但負責LIBOR的英國銀行家協會並未採納其中的大多數意見。
伯南克的舉動表明,美國此次要毫不留情地將責任推給歐洲人,似乎想進一步動搖人們對歐洲金融市場的信心。當然美國並不是“正義使者”。一方面它是給觸痛了:倫敦的美元離岸市場影響力極大,LIBOR與美聯儲利率之差,常被用來判斷美元流動性是緊是松;LIBOR如被操縱,必然會擾亂美元市場,也會影響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美國人也在打小算盤:自己國內民眾對金融投機、金融操縱以及由此引發的金融危機極為不滿,罵罵別人或可轉移一下壓力。
巴克萊銀行官方網站的顯著位置曾刊出一個題為《關於巴克萊銀行與官方在銀行間拆借利率方面調查的補充資訊》的報告,暗示巴克萊操縱利率的舉動得到過英國央行的默許甚至授意。此後曝出的其他文件還顯示,巴克萊高管曾就人為壓低LIBOR一事與美國紐約聯儲高官做過電話討論。總之隨著案情一層層不斷被揭開,人們驚覺:此事恐怕不單是壟斷性銀行的胡搞,可能是大財閥與本國政府包括監管機構上下聯手在操縱扭曲市場。
穿著“自由”外衣的壟斷更可怕
LIBOR案與以往的金融犯罪不同,它的操縱對像是一個尺規性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基準利率,直接影響整個市場,普通的市場參與者包括中小銀行、企業和公眾都成了受害者。據説,將要對巴克萊銀行發起的民事賠償訴訟標的,可能遠遠高於其被罰的4.5億美元。
LIBOR機制曾被看作“自由市場自發確定利率水準的範本”,但事實上所謂“自由市場”的“自由決定”權利往往落在少部分人手中,結果是放縱貪婪、助長壟斷,而被剝削被欺騙的受害者們還渾然不知。經濟學家約瑟夫 斯蒂格利茨曾多次批評説,“新自由市場原教旨主義一直是為某些利益服務的政治教條。”這回大銀行的集體舞弊醜聞無疑是又一例證。
最近傳來消息,除巴克萊以外的其他涉案銀行,可能尋求與監管機構“集體和解”。這意味著,它們可能會通過繳納令監管機構滿意的和解金,換取監管機構的中止調查,以此降低操縱案繼續被熱炒對自己的不利影響。一些分析人士表示,LIBOR操縱案的和解金數額可能會大大超過美國房貸止贖違規案的和解金額;但監管部門同意和解,等於向各大銀行及其高管發出了這樣一個訊息:只要掏錢認賠就能逃脫應受的懲罰。
顯然,這不是“自由”的代價,這一直是壟斷的邏輯。至今,所有支撐西方金融體系的大銀行,無一例外都被揭出過各式各樣的醜聞,從操縱市場到洗錢,沒有一家的手是乾淨的。但儘管有醜聞曝光,又身處金融危機余波之中,這些銀行今年第二季度的報表仍然顯示有利潤——這恐怕不是因為它們經營有方,而因為它們有巧取豪奪的便利條件。穿著“自由”外衣的壟斷更可怕!善良的人們,不要再輕信“自由市場”的動人説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