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將繼續強化寬鬆政策

2012-08-16 09:55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范樂

  本週二日本央行公佈了7月11日至12日的會議紀要,對經濟恢復狀況表示樂觀,稱這主要取決於部分重要的海外經濟體的經濟減速階段已經結束。與此同時,日本央行也表達了繼續寬鬆的決心。少數委員認為,一旦歐洲債務危機造成實質性的重大風險,日本經濟有可能遭受更多下行衝擊,因此央行應做好準備,不排除任何政策選擇。另有一位委員表示,日本央行必須對日元升值和股價下跌對經濟造成的風險保持警惕,對資産購買及貸款計劃作技術性調整,稱大力放寬貨幣政策將確保日本金融體系的穩定。由於會議紀要再次表達了寬鬆意願,受此提振,亞太股市早盤紛紛上揚,其中日經225指數收漲0.5%。此外,風險貨幣也隨之走高,避險貨幣日元受到打壓。

  在上月例會中,日本央行儘管未有實質性動作,但表達出進一步寬鬆的意願。在決定繼續維持0%至0.1%超低利率水準和70萬億日元資産購買計劃的規模不變的同時,同意對資産購買計劃實施微調,稱將購買更多短期證券,並減少在固定利率市場的操作。然而在市場的強烈期待下,日本央行在8月的政策例會上繼續選擇“按兵不動”。“在本地需求的有力支撐下,日本經濟開始溫和復蘇。”該行在會後聲明中表示,並稱未來經濟仍將延續復蘇。事實上,在全球集體寬鬆的大背景下,市場早已預期日本央行也將有所作為。然而,自4月27日一舉將資産購買規模從65萬億日元提高至70萬億日元之後,日央行連續4個月“按兵不動”,令外界倍感意外之餘,也將關注重點轉移至經濟基本面的恢復上來。

  從“311”大地震後的表現來看,日本經濟在災後重建需求的拉動下呈現持續恢復態勢,連續3個季度保持正增長態勢。個人消費、出口和公共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因素。相比之下,就業形勢改善有限,形勢依然嚴峻。7月5日,日本央行上調了所有9個地區的經濟評估,為2009年10月以來首次。報告稱,7個地區的消費實現增長或加速增長,8個地區資本支出實現增長或加速增長。當地媒體積極評論道,在日本遭遇九級強地震後,重建需求和環保車購置補貼制度等因素令內需表現堅挺,設備投資和企業生産也有明顯改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本月初預計,日本經濟有望在今年實現2.5%的增長。

  當然,在長期深陷通縮泥潭的境遇下,這種強勢反彈恐難以持續,何時走出通縮更是遙遙無期。有分析認為,當前日本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來自政府的重建支出,而這樣的提振作用也已在今年二季度達到最高點。此後,經濟增速很可能面臨回調風險。

  特別是在外部經濟趨惡的大環境下,該國經濟前景難言明朗。最新數據顯示,7月日本製造業出現地震後最快速度下滑,以年率計算的出口也出現4個月來首次下滑。同樣令人意外的是,該國的工業産出也在6月遭遇下滑。於是,IMF認為日本經濟雖然持續復蘇,但仍需關注債務風險。近期其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隨著日本央行持有日本國債的數量增多,日本需警惕主權債務風險傷及銀行體系的穩定性。

  總體而言,日本經濟目前面臨的主要風險除了歐債危機,還包括電力緊缺等不確定性因素。前者的持續蔓延可造成日本出口下滑、日元升值以及金融市場動蕩加劇;而後者將影響産業發展。2012年5月6日,日本全國54個核反應爐全面停運,夏季用電高峰期的到來已使日本陷入空前的電力緊張狀態,電力供應、企業整體産能甚至整體經濟活動都將重新面臨嚴峻考驗。在這樣的局面下,日本政府繼續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刺激措施也便沒有了懸念。

  對未來央行貨幣政策的走向,觀點分化依然明顯。一派觀點預計日本央行可能于近期再放寬貨幣政策。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經濟師預期,儘管日央行料會採取觀望態度,但假如全球金融市場再次動蕩,或美聯儲再推量寬政策,導致日元急升,威脅日本出口企業盈利和經濟復蘇前景,日本央行將要出手。德意志證券駐東京高級經濟學家安第斯所持的觀點類似。他直言日本央行未來是否採取進一步行動取決於日元的表現,認為如果日元升值勢頭過猛,額外的寬鬆措施將隨之出臺。但蘇格蘭皇家銀行駐日本東京首席經濟學家西岡純子則認為,鋻於日本央行對國內經濟前景依然抱有信心,料未來數月仍將“按兵不動”。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