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內長期通縮、高企的國債負擔比例、低迷的國內經濟與日元不斷升值的情形是一個矛盾的組合。尤其是最近日本主要出口行業的不景氣以及貿易赤字,很可能預示著日元兌美元長期升值的道路就要走到盡頭。
日元與基本面背道而馳
自1998年以來,日本陷入長期通縮。長期的通貨緊縮從兩個方面反饋到日元上,一方面是其國內較低的物價支撐了日元在國內的購買力,但另一方面,經濟陷入通縮則意味著日本的資産負債表在長期可能會出現問題,這一點從日本的國債負擔率上可以清晰地看出。
1990年時,美國與日本的國債佔GDP比例均在50%附近,但至2011年,日本國債佔GDP比重為205%,美國則接近98%,分化異常明顯。通縮將縮小名義GDP或稅基。日本政府不可能靠一個收縮的經濟來償還其不斷攀升的債務,它只能不斷借錢才能維持債務,當日本國債規模高度膨脹以後,市場自然會懷疑日本國債是否可以再繼續膨脹。雖然這一刻現在還沒有到,但是超過GDP200%的國債存量足以令市場高度警惕。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相對於美國的經濟增長優勢早已不復存在。在過去四年間,日本名義GDP有三年呈現負增長。美國的狀況則要好很多,除2009年名義GDP負增長2.5%外,近二十年來美國的經濟從未陷入真實衰退。當前,日本在很多曾經主導的行業裏已喪失了競爭力,例如汽車業和電子工業。日本出口立國的政策基礎已經坍塌。因此,其本幣繼續對美元升值的前提條件也相應消失。
經濟疲軟、國債存量高企、通貨緊縮嚴重和本幣走強的組合從邏輯上看註定是一個矛盾。從基本面角度看,日元兌美元的匯率可能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泡沫。
套息交易恢復或施壓日元
自2001年日本央行推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以後,日元套息交易在全球盛行。由於日元極其低廉的出借利率,加上其龐大的經濟體量導致了日元成為兌美元極佳的套息貨幣。
但2007年來,美聯儲逐步採納極其寬鬆的貨幣政策,打破了原有的套息空間,及至今年,美日之間的息差基本收窄為零,原有的借入日元,買入美元的套息交易變得無利可圖,從套息的角度看,大量的日元套息貨幣逃離美元成為日元兌美元升值的一個重要原因。
美日貨幣間套息的關鍵在於美國與日本之間的息差大小,一旦未來美聯儲重新加息,則可能啟動新的借日元套美元的套息交易,將支撐美元兌日元走強。鋻於日本極其孱弱的基本面,其央行在未來幾年加息的可能性並不大,美聯儲則有可能自2013年或2014年啟動加息,故而,從套息交易角度看,未來兩年美元走升日元走貶的概率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