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人民幣國際化前提是可自由兌換

2012-06-11 10:48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范樂

  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辦的“第九屆SNAI-ASU企業家高層論壇”上,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愛德華普雷斯科特教授指出,中國可以在全球資本市場上扮演更重要角色,但如果想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可自由兌換是必由之路。在人民幣實現自由兌換之後,中國沒有必要持有大量外匯,轉而可以進行大量的海外投資。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認為,作為儲蓄大國,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應當伴隨較高的投資比例,假定一國資本産出率為3,經濟增長率為10%的話,凈投資額就必須達到GDP的30%以上。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也應當增加海外直接投資,而無須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

  “這意味著,中國要進行高科技的産業投資,比如中國將自主研發的技術用於國外市場。” 愛德華普雷斯科特説,“外國人在中國投資時,主要擔心的是智慧財産權,但中國在海外的投資,其中也包括許多技術和專利。因此,雙方其實在相互持有對方的技術和專利,相互制衡,這對雙方而言是雙贏的局面。”

  他還表示,當前中國需要採取更多的行動來支援創業,而且需要有更好的金融市場來推動小企業的發展。中國股市應該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股市,企業將會通過直接、間接融資獲得資金,進行債務融資的企業主要是通過仲介機構向其他的公民進行借貸。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