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退出與重組皆非破解歐債危機好辦法

2011-08-25 10: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員王天龍博士8月25日表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主要的辦法還是救助,但是這種救助受制于問題國家羸弱的經濟增長形勢,往往是救得了初一,救不了十五。而目前討論較多的退出歐元區和重組,也都不是好辦法。

  王天龍表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主要的辦法還是救助,比如對希臘,提供了120億以後,又提供了1090億歐元,但是這種救助受制于問題國家羸弱的經濟增長形勢,往往是救得了初一,救不了十五。討論比較多的辦法是兩個,一種是要求這些問題國家退出歐元區,另一種是對主權債務進行重組,這兩種風險都非常大。一旦退出,歐元區有國家已經退出了,而且退出的國家很有可能馬上實行自己本地的貶值。由於出口占GDP比重很小,企業GDP競爭薄弱,所以,不會改善它的債務狀況。而且它退出以後的貶值,想要印鈔還債,直接損失就是持有希臘主權債務的機構和個人,比如歐洲央行,持有不低於400億的希臘國債,希臘本身寬鬆的放水也會帶來國內惡性的通貨膨脹,引發更大的經濟風險和不確定性。

  對於重組,王天龍依然不樂觀,他認為,重組討論的有硬重組、軟重組,不管怎麼重組都是違約,硬重組以債務減低為標誌,對銀行體系衝擊很大,比如歐洲央行持有幾百億的希臘債務,如果歐洲央行支援不力的話,大量的商業銀行會倒閉。軟重組像私人投資的參與救助,歐元區提出軟重組,希臘是處於獨一無二的困境,我們相信背後引發巨大的道德風險,因為其他的國家一樣會宣稱“我也處於獨一無二的困境”。希臘的經濟規模不大,但是引發的信用危機會波及全球,從而引發更大的全球性危機。所以,退出和重組都不是好辦法。

  當前,歐洲經濟正面臨債務、銀行和金融危機的三大風險。8月5日,美國標準普爾有史以來首次下調了美國的主權債務評級,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崩盤。8月24日,穆迪評級公司又下調了日本的主權債務評級。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在此背景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25日舉辦了以“全球債務風險分析與展望”為主題的“經濟每月談”。(中新網據網路直播文字整理)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