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央行按兵不動 加息熱潮在退燒

2011-06-10 08:45     來源:人民網     編輯:王思羽

  一方面,不管是新興經濟體還是發達經濟體,均出現明顯的增速放緩跡象;另一方面,不斷出現的災難性天氣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緩央行加息步伐,因此,經歷了近一年的加息狂潮後,全球或被迫提前結束“緊縮期”

  全球議息周謎底揭曉。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紐西蘭央行與印尼央行以及前一日議息的澳大利亞央行均宣佈維持利率不變,僅巴西央行宣佈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12.25%。

  儘管歐洲央行行長特裏謝對通脹發出“高度警戒”的言論,透露出歐洲央行7月加息的信號,但昨日多位專家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持續了近一年的加息熱潮,效果已經顯現,下半年或將出現一定的“退燒”跡象,這也就意味著,全球或被迫提前結束“緊縮期”。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各大央行經歷過近一年的輪番加息之後,美聯儲的巋然不動以及再興起一輪量化寬鬆政策的情勢,都使得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貨幣政策的差異日益擴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多國央行後續的貨幣政策走向。”

  高通脹不斷逼升利率

  儘管各大央行依舊按兵不動,但並沒有忘記打壓高企的通脹。紐西蘭央行行長Bollard就暗示,鋻於經濟復蘇以及通脹可能上升,年底前該央行有加息可能,這一口氣與特裏謝非常相似。

  顯然,通脹高企的風險仍舊是推動全球央行不斷緊縮貨幣政策的最大因素。昨日,特裏謝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通脹有上行的風險,必須對通脹‘高度警戒’,避免通脹壓力擴散,歐洲央行已經準備好採取有力且及時的行動。”特裏謝同時預計,未來幾個月歐元區通脹率將明顯高於2%的水準,2011年歐元區調和通脹為2.5%-2.7%。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出於對通脹高企的擔憂,歐洲央行很可能于7月加息。與此同時,高通脹同樣“逼迫”著中國央行進一步上調利率。本週末,中國國家統計局將公佈5月份的相關經濟數據,而此前市場普遍預計,中國5月份CPI將再創新高至5.5%或5.6%,而6月份CPI則將繼續高企。因此,儘管尚無法確定中國央行是否在6月宣佈再次加息,但是市場對於6月或7月再次加息,有著極高的共識。

  6月8日,世界銀行發佈最新的《2011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今年4月份發展中國家的通脹水準接近年均增長7%的高位,同期發達國家的通脹也上升至2.8%。世行預計,即使國際物價水準回落,今明兩年發展中國家食品價格仍將繼續上升。因此,建議政府必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將通脹維持在可控範圍內。同樣,昨日瑞銀發佈報告預計,從2013年起物價將大幅持續上漲,全球所有主要市場都將受到波及;且通脹波動將加劇,也就是通脹將一波接一波而來。

  下半年加息潮或暫緩

  儘管通脹形勢嚴峻,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全球各大央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央行紛紛重啟加息步伐之後,這一波由發展中國家主導的加息潮或出現暫緩態勢。一位中資行經濟分析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央行在6月或7月加息之後,年內最多還有1次加息可能,甚至不加息,年內總體加息次數將低於年初的預期。

  “一方面,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速已經開始出現明顯放緩的跡象,而這一態勢將在下半年延續。同時,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出現復蘇乏力的跡象。因此,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情勢將在相當程度上緩解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斷走高的壓力,也緩解發展中國家央行不斷收緊貨幣政策的壓力。”上述分析師指出,“另一方面,不斷出現的災難性氣侯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緩央行加息步伐。”

  此前,紐西蘭央行因地震而暫緩加息步伐。日本央行更是因特大地震及海嘯災難而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6月8日,有消息指出,日本央行正在考慮擴大緊急貸款計劃,在已經延長當前計劃項下總額約2.9萬億日元低息貸款期限的情況下,再新增1萬億至2萬億日元的貸款。如果説日本是一個特例的話,美聯儲持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以及可能繼續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的態勢,也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其他國家央行繼續加息的腳步。(付碧蓮)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