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網開盤跌破發行價 圍獵中國概念股進行時

2011-06-09 09:38     來源:新華網——國際金融報     編輯:王思羽

  一場圍獵中國概念股的戰役升級,從美國市場蔓延到了加拿大,這場區域戰爭有演變成“世界大戰”的危險。當然,有損失方,肯定有獲益方,那些不遺餘力“告刁狀”的第三方,同時也在大肆做空,從另一個方向,享受著中國概念股的紅利。

  6月8日,在美國上市的噹噹網開盤跌破發行價,下挫近5%。同日,在加拿大多倫多上市的嘉漢林業大跌34.26%,收盤報4.01美元。粗略統計,目前已有5家中國概念股公司被勒令退市,18家中國概念股公司被停牌。

  風波又起

  噹噹網CEO李國慶第一時間在微博中發表了自己看法。“在西方的中國股連續大跌。我的分析:一是兩家公司因假賬被停牌;二是網際網路泡沫;三是上市前吹牛皮,上市後業績沒達成;四是馬雲對支付寶變股‘土改’;這些導致投資人喪失對中國股信任,紛紛出售中國股。我相信業績是決定股價的最重要因素,當然需要時間被認可。”

  6月2日,嘉漢林業被美國知名的中國概念股打假公司渾水摸魚(Muddy Waters)質疑財務造假,並指控其為“龐氏騙局”,導致該股暴跌。6月6日,嘉漢林業對渾水摸魚的報告進行回應,股價有所反彈。但昨日再度大跌,4.01美元的收盤價比該公司被質疑前的18.21美元已經累計下跌78%。

  “嘉漢林業的下跌,代表著中國概念股在美的這場信任危機,有可能進一步擴散到其他的資本市場。”昨日,一家總部位於紐約的國際投行相關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灰色地帶”衝動

  “早就預計中國概念股會面對這樣的質疑,現在才出現,時間比預計的要長。”昨日,招商證券(香港)董事總經理溫天納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作為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參與了不少中國企業赴海內外上市的融資項目。據溫天納介紹,2003年以後,香港逐步收緊了內地民營企業赴海外上市的渠道,使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轉投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海外市場,為如今中國概念股的遭遇埋下了伏筆。據了解,2003年5月,聯華超市赴香港上市時就曾因財務問題而導致上市進程遇阻。

  面對在海外上市遭遇的財務造假質疑,溫天納表示,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時,為追求較好的估值和發行價格,會對財務報表進行一定的粉飾,在會計上製造所謂的“灰色地帶”。“尤其是民營企業,面對巨大的資金誘惑,他們粉飾報表的衝動會更大。”

  除此之外,中國和海外市場在監管機制方面也存在差別。“成熟資本市場的監管機制遵循的是普通法的精神,只要企業對監管機構作出了承諾,它就會給予信任,而不會進行嚴格的審查,這樣的監管機制會讓一些企業存在鑽空子的僥倖心理。”

  不過,溫天納表示,並不是所有到海外上市的企業都有財務方面的問題。在多家企業遭遇美國監管部門的調查之後,市場有傳聞稱,新浪財務造假。對此,美國智治基金創始人埃裏克傑克森表示:“不相信財務造假傳聞。”

  第三方是獲益方

  在這輪圍獵中國概念股的浪潮中,除了作為主角的中國概念股外,一些神秘的第三方研究機構也引起了市場注意。

  比如成功讓華爾街著名對衝基金經理保爾森栽跟頭的渾水摸魚,算得上是這些第三方研究機構中的翹楚。保爾森旗下基金持有嘉漢林業3470萬股,目前浮虧4.9億美元。大連綠諾、東方紙業、中國高速等公司均曾被該公司質疑。

  此外,還有一家叫香櫞研究(Citron Research)的公司,中閥科技、東南融通、斯凱網路和雙金生物都遭其質疑,且殺傷力巨大。

  資料顯示,這兩家公司成立時間都未到一年。而渾水摸魚也公告表示會做空其報告中的股票。在研究報告開篇的免責聲明中,它寫道,“公司可能與會員、員工和客戶一起對該股進行了做空,因此如果股價下跌,將會實現巨大收益。”

  “按照成熟市場的交易機制,渾水摸魚這類公司的做法並不違規,因為他們質疑的問題是對的,而他們的操作手法也不違規。”上述國際投行人士表示,“問題出在中國企業本身和那些仲介機構。”

  埃裏克傑克森也指出,中美兩種上市審計的差異是最大的問題。審計制度的差異令美國投資人對中國股票失去了信心。“希望中國政府可以促使提高審計標準。”(宋璇)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