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林回應新股破發潮

2011-06-09 09: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王思羽

  新股頻破發 中彩成中彈

  6月7日,計劃在深圳中小板發行上市的新股八菱科技,在端午節假期過後宣佈中止發行,成為中國A股歷史上首家中止發行的公司。由於其詢價機構數量沒有達到規定的20家,導致IPO(首次公開募股)失敗。

  在當前低迷的市場大環境下,曾被人哄搶的新股申購如今成為了燙手山芋,今年以來連續的破發使得高價發行的新股淪落到乏人問津的地步。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日前表示,這是新股發行體制市場化改革的重大成果,表明A股市場新股發行體制市場化約束的加強,對今後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打新必賺”神話被打破

  曾經風光無限的新股申購神話,在今年上半年,徹底摘下了穩賺不賠的光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2日,在今年掛牌的144隻新股中,陷入破發睏境的多達116隻,破發比率超過八成。其中,安居寶、華銳風電、天瑞儀器等個股,股價已經較發行價跌去六至七成。

  如此高的破發比率,動輒打對折的股價,讓新股的投資者望而卻步。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4月,新股網上發行與網下配售合計凍結資金分別為1.18萬億元、1.83萬億元、2.5萬億元和1.1059萬億元,而5月則急轉直下,僅為5299.82億元,而相比2009年和2010年月均凍結資金2.4758萬億元和3.5789萬億元更是相差甚遠。由此看來,新股申購的熱潮在不斷破發的背景下逐漸消散。

  對於中小投資者來説,原先穩賺不賠的打新股模式已成過去。專家認為,新股發行改革兩週年即將到來時出現了新股發行中止,體現了市場化約束機制正日益發揮巨大作用,在低迷的二級市場面前,詢價機構將更加謹慎,定價責任的強化收到良好效果。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兩輪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以來,投資者正逐步摒棄了盲目打新的舊做法,新股不敗的神話已徹底破滅。最近新股中簽率大幅提升,現在又出現新股中止發行,這都表明投資者在不斷覺醒。

  破發是市場理性表現

  其實,自從創業板推出後,高發行價、高市盈率和高募集資金的“三高”發行的股票就一直佔據著市場的主角。雖然市場出現低迷狀態,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三高”股票的出現。正因為這樣,二級市場上的壓力也隨之來臨。歷史數據也顯示,新股發行市盈率過高,就往往會出現集中的破發期,一定時期內,會抑制新股發行價格。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徐振宇表示,從創投的角度看,破發是市場理性的表現,也表達出中國股民對A股行情不太樂觀的一種情緒。

  銀河證券研究部執行總經理苑德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在高價發行帶來的經濟利益的誘惑和激勵下,承銷商有著抬高新股發行價格的強烈衝動。而由於對承銷商缺乏嚴格的制度約束,使得個別承銷商可以操縱股票詢價過程,要求詢價機構提高新股報價,以實現其高價發行的願望。

  同時,機構在其中助長助跌的炒作導致新股發行價格虛高的因素也不容忽視。一些機構在新股發行前,不斷抬高預測新股上市價格,給潛在投資者投資時做出誤導。

  “這是投資者真正意圖沒有得到充分、有效表達。”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微博專欄)認為,正是由於發行者、保薦人希望募集到更多資金,而沒有在事先與潛在投資者進行良好溝通,並不了解市場的真實意圖,才會導致最終對市場的判斷失誤。

  新股發行會趨於合理化

  6月7日,又有3隻創業板新股于網上申購發行,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申購的3隻新股平均發行價不到17元/股,創下創業板新股發行史上的最低。

  正是由於新股價格的便宜,機構似乎對此也表現出了極大熱情,紛紛預估新股上市首日價格均高出發行價7元左右。北京一私募基金投資經理表示,之所以有這樣的偏好預測,是因為資金一般比較偏好低價格的新股,而本輪發行的3隻新股都各有特色,其中,拓爾思更是被稱為搜索引擎第一股。如此吸引力,不排除會引發新一輪炒作的可能。

  從盤面上看,國金證券財富管理中心分析師楊建波指出,目前市場正在修復技術指標,中小板表現良好,創業板企穩明顯。雖然市場短期仍將維持震蕩盤整格局,後期仍有不確定因素需要進一步觀察,但市場的信心正在逐漸恢復中。

  也有專家分析,證券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新股發行機制會更加趨於合理,高收益、高成長性的新股會受到市場青睞,不好的、成長性低的新股將在市場選擇中,最終遭到拋棄。

  趙錫軍對此表示認同,他分析,投資者、保薦人和券商都是在“磨練”中不斷進步的。尤其在新股發行前的詢價方面,發行方和保薦人與潛在投資者前期應溝通,當發行人和保薦人了解了投資者真實意圖,在定價時充分考慮到市場環境和企業真正的價值,將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真正統一起來,才不至於形成太大的差距。(記者 周小苑 葉曉楠)

  IPO招股遇冷"猝死" 八菱科技首開發行失敗先河

  A股首現IPO失敗公司 八菱科技乏人詢價停發

  今年144隻新股116隻破發 機構打新熱情不減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