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股市徘徊在十字路口

2010-07-01 09:33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2010年初的倫敦股市籠罩在一片樂觀情緒中,在經歷了金融風暴帶來的嚴冬後,全球市場出現了“報復性反彈”。英國富時100指數在2009年累計上漲22%,創1997年以來的最高年度漲幅。

  在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倫敦股市“開門見喜”,富時100指數收于5500.34點,比去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上升了87.46點,漲幅為1.62%。這是該風向標指數自2008年9月2日以來的最高收盤價。面對這一盤位,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相信很快就會取得新的突破,市場完全有能力在半年內衝擊6000點關口。

  然而就像危機突如其來一樣,半年後回顧市場才發現,先前的樂觀情緒只是鏡花水月,到6月底,富時100指數“大江歌罷掉頭東”般地回落到5000點左右,在5月下旬甚至還一度跌至4900點區間。

  宏觀經濟充滿變數

  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場反覆震蕩,反映了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復蘇能否延續的憂慮,也與基本面變動有關。英國的宏觀經濟形勢不佳無疑拖累了富時100指數的衝高。當前英國經濟困難重重,復蘇依然步履蹣跚,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環比僅增長0.3%,是主要工業國中經濟表現最差的之一。

  為儘快實現經濟復蘇,英國也實施了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但這又帶來了新的問題:政府債臺高築。英國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上一財政年中,英國政府的財政赤字為1454億英鎊,創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最高紀錄。

  今年又逢英國的大選年,5月的選舉使英國出現了1974年以來首個“無多數議會”,這令未來英國政壇都充滿變數。新政府上臺即拋出了“30年來最緊縮的預算”,但要削減鉅額預算赤字仍異常困難。

  歐洲宏觀經濟充滿不確定性也打擊了倫敦股市。倫敦股市年初一度走勢強勁,但從4月開始,受希臘主權債務危機影響,前幾個月取得的漲幅損失殆盡。英國雖處於歐元區外,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倫敦股市在前年下半年為華爾街的貪婪埋單後,今年上半年又為歐元付了一筆賬。

  受累兩大商品板塊

  在富時100指數成分股中,自然資源和能源板塊的股票佔有重要地位,這些擁有權重的藍籌股今年上半年在動蕩中下挫,對倫敦股市造成影響。

  在大宗商品市場上,無論是石油還是金屬,價格都經歷了大幅波動,直接影響到交易額。據統計,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宗商品交易額下滑了約10%,這種波動也反映到了股市上。

  今年第一個交易日,倫敦金屬交易所3個月期銅的非官方結算價為每噸7497.5美元,3個月期鋁的非官方結算價為每噸2259.5美元。而6月28日這兩種金屬的結算價分別為6855美元和2027.5美元,均下跌了10%以上,其跌幅與富時100指數跌幅相倣。

  世界金屬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全球銅市場供應過剩17.7萬噸,同期全球鋁市場存在29.5萬噸的供應過剩,過剩的産能給金屬價格帶來壓力。具體到個股上,必和必拓、力拓、施特拉塔以及哈薩克銅業等股票均震蕩下行。

  在能源股方面,雖然目前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為每桶77美元左右,與年初相比僅下降了2美元左右,但這一波動幅度並不能完全反映出能源板塊的變化。4月底,英國石油公司在墨西哥灣出現原油泄漏事故,此後這家英國最大的能源公司股價一路下跌,創下14年來的最低點,公司市值也縮水一半以上。由於美國政府的壓力,英國石油斥資200億美元建立第三方賠償賬戶,補償墨西哥灣沿岸居民和商戶的損失。公司還不得不暫停今年前三個季度的股東分紅,並計劃出售大約100億美元的非核心資産,種種措施都讓英國石油“跌跌不休”。

  徘徊中尋找突破

  作為歐洲三大股指中的領頭羊,倫敦股市一直處於非常敏感的位置,半年來英國股市的震蕩也成為了歐洲股市波動的縮影。但從整個歐洲市場看,下半年這種頹勢可能逆轉,而倫敦股市也會相應作出反應。

  總部設在倫敦的投資公司藍橡資本首席經濟學家詹姆斯斯圖爾特認為,上半年市場波動緣于投資者對經濟再次出現衰退的恐懼。他指出,在1月,很多市場分析人士擔心全球經濟復蘇局面會出現逆轉,但從上半年看,這一擔心並沒有變成現實。從最新公佈的經濟數據看,在亞洲尤其是中國經濟帶領下,包括美國在內的大部分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的勢頭較好,歐洲主要經濟體表現穩健。在經濟基本面向好的帶動下,預計下半年倫敦股市的表現會強于上半年。

  就英國來説,下半年經濟仍將保持緩慢但堅定的復蘇步伐。上週末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加拿大多倫多峰會再次強調了經濟復蘇的重要性,分析人士認為,富時100指數將有能力在徘徊中尋找新的突破口。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