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金融峰會 美國欲轉守為

2009-09-22 14:00     來源:新華網     編輯:肖燕
  二十國集團(G20)金融峰會本週將在美國匹茲堡召開,這是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一年來,二十國集團舉行的第三次金融峰會。一年間,全球金融和經濟形勢已經大為好轉,各國關注重點也已從危機應急措施轉向後危機的持續發展。而危機爆發後備受指責的美國,似乎試圖從此次峰會開始轉守為攻。

  危機消退 分歧漸露

    如果説金融危機是促進金融市場和經濟發展方式改革的催化劑,那麼經濟復蘇則成為推進改革的掣肘。當危機漸漸散去,共識的領域不斷縮小,分歧的萌芽卻已穿破地面。

    去年11月二十國集團在華盛頓舉行第一次金融峰會,各方就危機成因及監管體制改革達成共識。今年4月的第二次倫敦峰會上,各方又就攜手應對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和金融監管改革達成一致。遺憾的是,從目前來看,即將在匹茲堡舉行的第三次峰會似乎很難繼續推進、細化前兩次峰會的共識。

    推進金融監管改革,這個危機爆發以來叫得最響的口號,時下已經被過度簡化為限制高管薪酬。以法國為代表的歐盟國家希望本次峰會能就限制高管薪酬問題拿出具體方案,法國總統薩科齊甚至揚言,達不成一致就要退會。但薩科齊破釜沉舟的勇氣所支撐的是一個實在有限的改革計劃。也許,金融危機退潮之後,各方對究竟如何加強監管也“莫名其妙”了。

    美國對薩科齊的建議似乎並不感冒。雖然有傳言説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可能將出臺措施監督金融企業薪酬,但總統奧巴馬已多次表示不願意在限薪問題上走得太遠。在這一問題上,美國心有餘悸,唯恐在監管上走得太遠而喪失了金融競爭力。

    次貸危機爆發前,美國一向被認為是成熟完善市場經濟的楷模,可以對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隨意揮動指揮棒。但次貸危機令美國從這一心理制高點上跌落。以前慣於指責他國貿易匯率政策的美國,如今卻不得不再三向外界保證美元資産的安全性。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