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央行十年來料首次增持黃金 期金價跌破現貨價

2009-09-16 08:56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肖燕
  GFMS預測,今年各國央行將在1998年以來,首次成為黃金的凈買家。

    預計今年官方黃金凈賣出量將減少93%,至20噸以下,為1988年來的最低水準。

    十年來料首次增持黃金

    金屬諮詢機構黃金礦業服務公司(GFMS)日前預測,今年各國央行將在1998年以來,首次成為黃金的凈買家。

    這逆轉了過去十年各央行(特別是在歐洲)減持黃金的趨勢。自1971年佈雷頓森林匯率機制宣告結束以來,只有7個年份各央行是黃金凈買家。

    GFMS表示,轉變發生在今年第二季度,並且將持續到下半年。預計今年官方黃金凈賣出量將減少93%,至20噸以下,為1988年來的最低水準。

    GFMS稱,黃金市場正站在十字路口。一方面,一旦各國政府的貨幣和財政刺激計劃未能恢復全球經濟的活力,通縮憂慮再度抬頭,那麼隨著投資者重回美國國債市場尋找安全性,金價有可能在年底跌破每盎司850美元。另一方面,美元走弱和日益上升的通脹壓力則可能推高金價。

    GFMS董事長菲利普克拉普維克表示:“如果通脹回歸變得顯而易見,而且通脹率高出普遍預期水準看上去成為可能,那麼金價遠高於每盎司1000美元是可以實現的。”

    此前,世界黃金協會曾表示,第二季度,各國央行轉變為黃金的凈買家,當季凈買入14噸黃金,而上年同期為凈賣出69噸。

    然而,在對黃金的投資需求增長的同時,隨著上半年首飾需求下降近25%,今年的首飾需求有可能降至20年來最低水準。

    此外,隨著上周押注金價攀升的頭寸創下10年來最大單周增幅,對於價格即將回落的擔憂有所加劇。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8日當周,投機者持有的凈多頭頭寸達到創紀錄的2902萬盎司,比前一週增加640萬盎司,增幅28.3%。

    期金價跌破現貨價

    由於美元一度自低位反彈,金價再次跌破1000美元大關,週二下午報998美元,國內現貨九九金至220元/克。

    金價在三次突破1000美元之後,均沒有站穩。尤其是本週一時間,金價從1011美元高位跌至997美元,跌幅較大,技術面上已經顯示出了疲態。中國國內,上周大幅走強的金期貨價格週二已跌破了金現貨的價格,可見期貨投資者遠不如上周那樣看好後市。

    對此,粵寶黃金公司甄偉鋼認為,短線金價凶多吉少,久盤必跌的規律很可能也將在金市出現,短線不可期望過高。 (井 楠)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