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財儲豐厚令人唾涎

2012-12-28 10: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偉

  中新社香港12月27日電(記者 文青)香港財政儲備一向豐厚,而澳門近期頻頻派錢,對於政府來年的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社會再次有要求增加“派糖”的呼聲。但香港專家及學者普遍指出,香港應繼續秉持審慎理財原則,避免過多的一次性“派糖”措施,而應該著眼于長期性措施,解決社會民生問題及提升長遠的競爭力。

  在目前很多歐美國家經濟低迷、債臺高築的財政亂象下,更加突顯了香港財政儲備穩健的優越性。根據安永會計師最新的報告指出,預期2013年香港財政儲備將達到6777億港元,主要由於政府開支比原先減少,加上印花稅收入超過預期。此外,由於政府持續增加土地供應,因此預計全年600億港元的土地收入目標也可以達成。

  澳門早前宣佈,明年將向每名澳門居民加碼派錢至8000澳門元,令一水之隔的香港市民羨慕不已。因此繼港府年前向大部分市民派發6000港元後,再有呼聲提議,政府應向市民“派糖”8000港元,並增加老人福利。

  行政長官梁振英回應説,政府會考慮將金錢用於社會上真正有需要幫助人士身上。他補充,對於貧窮問題,政府十分關心,並希望通過長津能協助近40萬名長者的生活。但他認為,政府本年度投放大量資源在福利上,需更小心選擇需要幫助的對象。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早前在網志撰文亦表示,長期以來,政府支援討論成熟、社會有共識的新政策、新增服務,而非單靠一次性的“派糖”措施。事實上,明年香港經濟形勢仍受週邊環境影響,未來更需嚴格控制經常性開支,確保政府財政收支平衡,避免形成公共財政負擔。不過,具長遠效益的扶貧措施,政府宜考慮列作經常性開支,擴大扶貧效益。

  香港經濟學者關焯照對中新社記者表示,不贊成香港仿傚派錢做法,反而香港應“戒糖”。因為香港人口太多,盈餘不足應付長年派錢,但他認為可參考澳門減免公屋租金、增加電費津貼及退稅等做法,針對性幫助基層。

  審慎理財一向是政府奉行的財政政策,根據《基本法》,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産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此間分析指出,從政府的角度看,豐厚的財政儲備有幾個主要用途。第一是用以捍衛聯繫匯率;第二是在金融體制出問題時,有財力可出手挽救;第三是政府財政出現赤字時,有儲備支援,不用借債。

  對於政府應否“派糖”,安永香港及澳門區主管合夥人陳瑞娟表示,在目前週邊經濟極度不明朗的情況之下,政府應繼續堅持審慎理財的原則,同時,她又指出,雖然目前財政儲備逾6000億港元,但扣除公務員退休、基建開支等,財政儲備並無太大空間。她表示,過往經驗已證明,一次性“派糖”措施並無法解決貧富差距等問題,政府應制訂長遠的財政政策。

  安永建議,部分的財政儲備可用作紓緩市民及企業的稅務負擔,例如建議將稅階由4萬港元擴闊至4.8萬港元,以及建議將居所貸款利息扣除年期延長至20年等。同時,安永表示,政府應檢討優化香港稅務制度,以進一步提升香港競爭力。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李兆波也指出,審慎理財一向是政府行之有效的財政政策,政府上一次已直接向市民派了三百多億港元,若今次再仿傚澳門派8000港元,將令政府額外開支多達五百億港元,但效果未必顯著。他指出,政府“大放送”式地“派糖”未免過於慷慨,對一些家庭富裕人士意義也不大,反而應該將資源投放在真正有困難的市民身上。(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