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銀行高息攬儲

2012-10-30 14:35     來源:財經國家週刊     編輯:王偉

  港銀高息攬儲背後

  近期香港出現銀行高息攬儲現象,背後是香港市場因投資渠道放開而對人民幣需求的急切提升,以及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調節

  深圳從事手機銷售的商人Tommy最近一個月經常往返深港兩地。除了關照自己在香港的生意外,他還打算在幾家香港銀行多開幾個個人賬戶。

  有著敏銳投資意識的Tommy發現了一個新現象,在香港九龍彌敦道這片各大銀行網點雲集的地段,幾乎每家銀行的櫥窗外都貼滿了高息招攬顧客存人民幣的海報。

  南洋商業銀行(香港)的服務人員告訴他,按照10月1日的牌價,該行香港人民幣活期儲蓄存款利率為3%,如果存500萬元人民幣,12個月後他能拿到15萬元的利息;如果存半年以上的人民幣理財産品,年化率還能達到6%以上。

  相比內地一年只有3%的定期存款利率,或者5%左右的理財産品回報率,香港銀行提供的優惠更令他動心。

  抱著貨比三家的心態,Tommy連續諮詢了好幾家銀行。一圈走下來他了解到,澳洲銀行給出的7天定存理財收益率最高,為7.6%;南洋商業銀行為6%;大華銀行為4.4%。

  即便他不想購買理財産品,不少香港銀行的人民幣定存率也足夠他樂開花。南洋商業銀行20萬元以上定存一年期利率為3.38%,永亨銀行為3.3%,東亞銀行為3.2%。

  Tommy諮詢還得知,不僅存款利率有優惠,銀行還為人民幣存款的顧客優先提供境外代客理財。不僅能存(人民幣),還能在香港購買各種理財産品,甚至投資股市、期市等。

  “香港人民幣存款近期出現大幅增長,除了為季末或者年末結算做準備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最近該地區人民幣市場需求量增大。這與香港最近人民幣投資渠道變寬不無關係。”招商證券(香港)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在接受《財經國家週刊》記者採訪時表示。

  香港金管局自8月1日起,允許香港金融機構向非香港居民的個人客戶提供人民幣服務。此後,香港各大銀行高息攬儲大戰迅速白熱化。

  為招攬顧客,不少銀行將定期存款利率調高,還將短期(7天)定期存款利率調高至6%以上,推廣期為1個月。更多的香港銀行將上述短期(7天)定存利率優惠的推廣期限由30天延長至兩個月乃至更久。

  對於近期香港市場人民幣高息攬儲現象,專家的另一種解釋是,今年上半年市場看漲美元,銀行、機構投資者、企業手中囤積了大量美元,QE3後美元急跌,加上企業年末需要人民幣結算,因此銀行、機構紛紛調倉。

  但更深層次的原因,也許只是市場為了賺取匯差。

  “銀行將客戶存入的人民幣、外幣以同業拆借或者貸款的方式借出以賺取利差。如果人民幣出現升值預期,人民幣遠期價格比現貨價格高,兌換存在利差,銀行會將美元存款賣出並買入人民幣,同時購入DF(人民幣可交收遠期外匯)合約;當人民幣存款到期時,就可以獲得大量利差;反之亦然。”一位不願署名的銀行外匯理財人士對記者解釋。

  上述原因同樣可以解釋,為何今年以來銀行頻頻向顧客提供高息的人民幣/美元的理財産品——短期內銀行從顧客處能獲得大量人民幣資産,待理財産品到期後,也能用NDF(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合約中賺取的匯差來支付顧客的利息。

  而在香港離岸市場上,NDF合約則比內地市場DF合約更加緊俏。

  在QE3後,儘管人民幣一改之前貶值的趨勢迅速走強,且令市場大感意外,央行卻並沒有出手干預人民幣走強,一切似乎只是市場自發的行為。

  “從之前的貶值到最近的升值,市場力量影響越來越大,人民幣匯率的彈性也在加大,均衡的匯率水準正是在有漲有跌的市場波動中形成的。”暨南大學金融係教授楊星認為,央行此前表示有意讓匯率市場化調節,現在就是市場化的結果。(記者 郭璐)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