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首推人民幣貨幣期貨

2012-09-12 14:16     來源:中證網     編輯:王偉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又邁出重要一步。港交所11日下午公佈了全球首只可交收人民幣貨幣期貨交易細則和做市商名單。這一期貨品種將於17日開始買賣,每張闔約價值10萬美元,每張闔約最低基本保證金為7930元人民幣,合約的保證金、結算交易費用均以人民幣計價。

  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期貨品種交易門檻遠低於銀行間市場的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合約,且交易公平公開,將大大方便投資者管理人民幣匯率風險,有助於吸引更多投資者持有和投資人民幣計價資産,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保證金低至7930元/手

  人民幣貨幣期貨是一種根據人民幣與其他貨幣匯率交易的期貨産品。港交所推出的人民幣貨幣期貨是美元兌人民幣期貨,交易代碼CUS,每張闔約價值10萬美元,最低基本保證金為7930元人民幣,人民幣報價為1美元兌人民幣價格(如6.2486即1美元兌6.2486元人民幣)。目前提供2012年10月、11月、12月和2013年1月、3月、6月、9月共7個月份合約,交易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4點15分(不設午休),最後交易日時間為上午9點整至11時整。

  作為全球首只可交收人民幣期貨,這一産品在最後結算日將以香港金融市場公會發佈的美元兌人民幣(香港)即期價格,按合約內容的美元合約價值以人民幣進行現貨交收。每個合約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最後結算日,最後交易日為最後結算日之前兩個香港交易日。

  港交所委任星展銀行、美林國際和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三家機構為做市商,三家做市商將為所有月份合約提供買賣雙向的持續報價,每邊最少10張闔約,最低波幅價差不大於人民幣0.0030元。港交所方面表示,未來還會增加做市商數量以保證人民幣貨幣期貨交易的流動性。

  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我們推出人民幣貨幣期貨主要是為了方便投資者和機構更好地管理人民幣匯率風險。”港交所交易科主管戴志堅向記者表示,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人民幣兌美元結束單邊升值過程,匯率波幅也逐漸加大,投資者對衝人民幣匯兌風險的需求也相應增加。他舉例説,當內地企業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購買美元資産(如外幣債券、商品或海外房地産等)或海外投資者將外幣兌換成人民幣投資A股市場時均可能面臨人民幣匯率風險,人民幣期貨可以作為管理這一風險的避險工具。

  據介紹,與香港市場目前已有的NDF(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合約)相比,人民幣貨幣期貨具有報價公開透明、門檻低、對手風險低和杠桿效應等優點,不僅適合大型銀行、基金和海外公司,也適合中小企業。目前香港市場銀行提供的NDF合約最低交易門檻通常在100萬美元左右,參與者多為金融機構和大型貿易公司,而即將推出的人民幣貨幣期貨每張闔約價值僅10萬美元,保證金還不到8000元,需要管理匯兌風險的中小企業和個人投資者完全有能力參與。戴志堅表示,他相信人民幣貨幣期貨未來具有巨大發展潛力。(錢傑)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