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強談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港有信心做好本份

2011-08-21 15: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在環球經濟不穩陰霾下,中央政府宣佈連串協助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的政策措施,進一步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定立香港輔助內地金融穩步發展的重要角色。香港特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香港發展很大程度賴於金融及服務業發展,新措施及時“打開了門”,令香港離岸人民幣資金可以跟在岸市場迴圈,並有助衍生更多産品,有利於香港成為區內及全球的人民幣集資場所。

  陳家強20日在接受電臺訪問時表示,香港在國家整體經濟發展上,一直擔當了戰略角色。香港特區早于2002至03年已開始研究如何扮演促進人民幣業務國際化的角色,且有龐大的離岸市場,故在這個過程中就擔當了重要的角色,更有信心香港能“做好本份”。

  人民幣外貿結算八成經港

  他形容,是次中央宣佈的新措施來得及時,坦言內地昔日與外國進行貿易時不會以人民幣結算,但目前已有8%業務以人民幣結算交易,其中8成通過香港進行,足見中央的支援鞏固了香港本身的金融中心地位,同時內地亦通過香港市場建立環跨全球的經濟網路。

  陳家強坦言,要落實有關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措施有一定的技術難度,例如設套戥機制,讓香港股票價值與在內地掛牌的ETF價值等同,及有關跨境資金的監管問題等,但香港交易所和證監會在過去多年已經做了很多前期準備工作,並經過多方努力,問題已經解決,故當局期望ETF在年底前可以成事。

  歷金融海嘯證監管能力

  被問及有人擔心新措施或會增加香港金融環境風險,或令“金融大鱷”趁機影響內地金融市場的安全。陳家強強調,容許港企以人民幣資金直接投資內地的措施,是一項可控的機制:有關機構必須接受香港及內地證監的批核監管,市場會有合理預期,相信不會令股市出現大上大落。特區政府並會每日監管市場情況,倘發現操控性行為就會實時跟進,而08年金融海嘯的經驗,已證明香港的監控措施持續可行。

  恒生銀行總經理馮孝忠昨晨在接受電臺訪問時亦認為,中央今次明顯將香港定性為“有政策傾斜的人民幣離岸中心”,用意是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