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首發通脹掛鉤債劵認購額達130億港元

2011-07-25 06: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24日表示,香港特區政府第一次發行的“通脹掛鉤債券(iBond)”月初推出之後,經過兩星期,已在19日截止認購。這種新債券大受市民歡迎,認購相當踴躍,遞交的申請表達到約15萬份,認購額超過政府預期的最高發行額,達到130億港元。

  曾俊華表示,這次發債計劃,無論在申請金額和申請人數方面都十分令人滿意,兩者都是近年零售債券之中比較高的數字,顯示這次發行,能夠達致提高零售投資者對投資債券的興趣及促進債券市場的目標。

  曾俊華説,iBond可望在低利率、通脹趨升的環境之下,協助維持個人、家庭儲蓄的購買力,避免儲蓄的購買力被通脹吞噬,使之成為通脹下一個新的投資選擇。iBond雖然不是一顆“萬應靈丹”或者是西方人説的“銀造的子彈”,可以解除萬難,將通脹全面消滅,但它可以讓市民多一個應付通脹的選擇。

  曾俊華表示,iBond每半年派息一次,息率是過去半年的平均通脹率。照目前情況和中短期預期來看,它的息率會比其他定息的政府債券高出不小;相對於年期相若的港元定期存款,它一樣會提供較高的利率。即使未來通脹回落,iBond也有最低一厘的保障。顯然,在目前低息、高通脹的環境之下,這樣的利息水準非常優惠。

  曾俊華指出,香港特區政府擁有“AAA級”的優良信貸評級,相對其他投資工具,例如股票甚至人民幣債券,投資在iBond基本是沒有風險的,十分適合無投資經驗或者已經退休人士購買。

  曾俊華表示,政府提供這樣的優惠,不只是為了給予香港市民獨有的保障,更是為了進一步推動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可以説,這次發行“通脹掛鉤債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零售投資者對投資債券的認識和興趣,從而促進香港本地零售債券市場的發展。(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