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專家:“黃金十年”對接“十二五”創商機

2011-07-15 08:30     來源:新華網     編輯:王思羽

  由香港臺灣工商協會主辦的“第七屆港臺經貿論壇”14日在此間舉行。兩岸三地專家深入剖析了臺灣“黃金十年”經濟發展構思,以及大陸“十二五”規劃為兩岸在服務業、製造業等領域開展産業合作創造的無限商機。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表示,兩岸應把握大陸“十二五”期間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契機,合作拓展內銷市場。這有利於推動兩岸産業合作形態由“臺灣接單、日本進口、大陸生産、海外銷售”逐步轉變為“兩岸合作、共同創造、全球銷售”。

  他還認為,大力發展新興産業是兩岸産業政策的共同選擇,為兩岸産業合作提供了寶貴機遇。兩岸應抓住機遇、攜手合作,在服務業領域積極優化産業結構,在製造業領域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同時加強優勢互補、形成合理分工,最終共同培育全球性品牌。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副所長劉孟俊分析説,大陸“十二五”期間加速城鎮化進程,預計到2025年將形成23個擁有500萬以上人口的新興城市群。“這對兩岸經貿合作來講是十分珍貴的機遇。如能以城市試點結合企業對接,開設區域優質平價産品中心、企業夥伴媒合基金等項目,將推動兩岸産業合作落到實處,破解産業附加值不足、關鍵技術有待突破等現有瓶頸。”劉孟俊説。

  香港東亞銀行高級顧問陳子政解讀了大陸“十二五”與臺灣“黃金十年”帶給兩岸三地的發展機遇。他説,香港是亞洲的金融中心、區域轉運中心、跨國企業營運總部及商業貿易中心。兩岸深化經貿産業合作,香港可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與會專家還認為,面向無限商機,兩岸更應認清目前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比如如何避免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儘快制定共同技術標準,健全民間産、學、研層面的對話平臺;通過兩岸産業合作的相應機制、平臺與政策支援,推動兩岸在行業和企業層次上進行産業鏈與價值鏈的深度整合。

  “目前開啟的兩岸産業合作新局,就像兩個水庫已同時打開了閘門,但這中間還有許多暗道、溝渠亟待疏通。只有完成機制建設、政策配套、行業整合等工序,才能確保兩個水庫之間清流滾滾、暢通無阻。”張冠華説。(記者 趙博)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