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眾退休時平均累積資産僅90萬新台幣

2011-07-13 08: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王思羽

  據臺灣“今日新聞”報道,根據匯豐人壽今日公佈針對17個國家和地區、17000位工作年齡的成年人所做的“匯豐未來的退休生活調查”結果發現,臺灣地區的勞動人口中雖然有6成已為未來退休訂定財務規劃,比例為亞洲地區第三,僅次於大陸(76%)及印度(76%),但退休時平均所累積的資産僅有新台幣90萬元,低於亞洲平均的新台幣105.1萬元。

  根據臺當局“國健局”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老化海嘯已經將席捲臺灣,其中新北市平溪區的老人比率已經高達25.81%,這表示臺灣地區勞動人口未來的負擔將會日益增加。

  匯豐人壽臺灣區總經理伍德力表示,臺灣的人口老化問題相當嚴重,根據“主計處”的統計,臺灣人口年齡分佈相較30年前已有明顯的轉變。1980年代,65歲以上的人口只佔了臺灣的4.3%,到了2009年,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已達10.6%,預計到2050年時,65歲以上的人口會超過3倍,達36.9%,也就是臺灣人口每3位之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面對不斷增長的退休人口,提供退休收入的工作人口負擔將會變得更加沉重。

  匯豐人壽調查也發現,有2/3的臺灣受訪者擔心或有點擔心退休後的經濟狀況,但仍有超過1成(12%)的臺灣受訪者完全沒有想到退休時的經濟問題。當再進一步探討擔心的問題,大多數的臺灣受訪者(63%)擔心存款不足,亦有超過半數(56%)擔心未來健康會影響到退休財務狀況,54%受訪者認為一些不可預見的事情會花掉他們的儲蓄。

  此外,有約1/4(24%)的受訪者則表示,擔憂需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在亞洲市場有不少人抱持這樣的觀點,比例較全球平均(17%)來得高:新加坡(29%)、大陸(29%)、印度(25%)及馬來西亞(24%)。

  當被問及退休會與什麼聯想在一起,有6成的臺灣受訪者認為是自由,其次是快樂(41%)及財務困難(31%);而當進一步問如何能達到快樂的退休生活時,有76%的受訪者認為是保持身材,接著是不用為金錢煩惱(69%)及良好的財務規劃(64%)。

  調查結果也發現,有6成的臺灣受訪者都有為家人及自己進行財務規劃;沒有為自己及家人做財務規劃的最主要原因是沒有錢(70%),也有27%的受訪者不知如何著手,還有36%的臺灣民眾曾經尋求過專業建議,其中有2/3(67%)是透過保險公司及銀行,而主要的原因是希望能夠錢滾錢(65%),其次是親友的建議(19%)及減稅的需求(15%)。

  至於臺灣受訪者在退休時平均持有資産為29971.1美元、約折合新台幣90萬元,不但低於亞洲受訪者為退休規劃的資産平均約35000美元、約折合新台幣105.1萬元,也低於多數的亞洲國家和地區,名列倒數第二,僅高於印度的15399.9美元。

  調查亦將受訪者歸納為4大類型包括一、沒有財務規劃者─不作任何規劃,或認為沒有足夠的資産規劃;二、沒有財務規劃者─偶爾尋求專業的理財建議;三、有財務規劃者─不尋求專業協助,多為較年輕、中高收入者;四、有財務規劃者─尋求專業的理財建議及協助。

  調查發現臺灣地區有財務規劃的受訪者,其退休時累積的退休資産是沒有財務規劃的受訪者的近兩倍,有財務規劃的受訪者退休時累積的資産達新台幣104.5萬元,後者則僅累積了新台幣54.2萬元。調查結果亦顯示有財務規劃並尋求專業意見的受訪者,其累積的退休資産可達新台幣117萬,比臺灣平均高出3成。

  伍德力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有財務規劃並尋求專業建議者退休時累積的資産較其他人來的高,但臺灣仍有2/3的民眾從來沒有尋求過專業建議,面對老化海嘯,臺灣民眾應多尋求保險公司或是銀行的退休理財諮詢,接受更多及較多元化的退休儲蓄建議,如此面對面對晚年退休生活的財務狀況能更加樂觀,達到自由及快樂的退休境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