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奢侈品牌青睞中國市場 紛紛在港上市

2011-06-28 06:51     來源:深圳特區報     編輯:王思羽

  Prada行政總裁Patrizio Bertelli(中)向港交所負責人贈送紀念品。

  IPO的地點代表著生産商想去的市場。6月24日,首只義大利頂級名牌Prada(普拉達)在香港掛牌上市。

  - 駐香港記者劉秋偉 文/圖

  瞄準港股高估值

  由於在港公開發售認購冷清,Prada這個國際奢侈品品牌不得不選擇以招股價下限39.5港元發售,僅募得約167億港元,較原計劃的203億港元減約20%。

  這已是一個多月來香港第二家選擇以招股價區間下限發行的新股。此前,全球最大的旅行箱包生産商新秀麗也因為散戶認購冷清,最終選擇招股價範圍的下限14.5港元定價。6月16日交易首日更是破發,下跌7.72%。直到24日第一個交易周結束,也僅較發行價上升0.1港元。

  港股連日下挫,Prada掛牌首日,趕上大市反彈,又獲保薦人高盛力挺“護盤”,打破近期新股屢破底厄運,開市早段最高曾見40港元,收報39.6港元,微漲0.1港元,成功力保股價不失,不計手續費,散戶每手也只賺10港元。但由於近期全球奢侈品牌股價普升,以Prada當天收市價計,估值已不及倫敦上市的Burberry,在蕓蕓名牌股中,排名第三。

  Prada未上市前便賺足了吸引力,掛牌儀式當天,同樣吸引大批媒體到場,港交所的小禮堂被擠得水泄不通。

  Prada行政總裁Patrizio Bertelli在儀式後表示,從當天交易早段情況來看,Prada股價理想,市場反映佳,他認為這是一個好兆頭。他指出,大中華地區是奢侈品行業最感興趣的市場,而公司在香港上市後,更有利其持續發展。

  據悉,Prada此次選擇來香港融資,而不是選擇在米蘭、倫敦或紐約上市,一大原因是為了收穫港股市場的高估值,多家海外高端消費品公司也希望步其後塵來港上市,因此,Prada上市後的表現,將成為許多海外公司測量香港市場的“溫度計”。

  奢侈品大牌紛紛登陸

  其實,何止是Prada選擇“花落香港”,幾乎全球奢侈品的目光,都投向了香港。

  去年5月,法國化粧品牌L’Occitane (歐舒丹) 在港募集55億港元用於全球新店擴張和産品生産線拓展之後(未來5年,公司將新增500家店舖,中國門店數量將倍增),奢侈品大牌登陸香港上市速度越來越快。

  今年6月16日,全球最大旅行箱包生産商新秀麗在香港掛牌上市,募資約14.34億港元;6月24日,Prada在香港掛牌上市;Prada大戲尚未落幕,美國手袋品牌Coach(蔻馳)、最能代表英國的知名品牌Burberry(巴寶麗)、黛安娜的御用皮鞋Jimmy Choo(周仰傑)、義大利旅行用品及皮具生産商Piquadro、香港品牌周大福珠寶等數個奢侈品企業以及足球品牌曼聯,甚至跑車品牌法拉利,都傳來將在港上市的消息。

  Prada此次棄意來港上市,在義大利當地已引起各方議論及反思。有分析稱,米蘭已逐漸喪失對新股的吸引力,過去5年上市的60隻新股中,有4隻除牌,2隻被兼併,而剩下的超過一半股價已大幅下跌50%以上。義大利旅行用品及皮具生産商Piquadro早前已確認赴港上市計劃,公司稱正與知名中資投行討論赴港上市事宜,預計8月末9月初在港掛牌。

  Prada在港上市獲得的高昂估值,引起各界垂涎,蠢蠢欲動,投資銀行也借勢積極遊説它們來港掛牌。據悉,其中估值高達50億歐元(約565億港元)的頂級豪華跑車品牌法拉利(Ferrari),另外與法拉利同屬菲亞特集團(Fiat)的知名汽車零部件生産商Magneti Marelli都在被遊説之列。

  獲得高估值的IPO,或許並不是歐美大牌入境IPO的真實目的。“IPO的地點其實就代表著我們要去的市場。”在6月12日的新聞發佈會上,Prada行政總裁Patrizio Bertelli一言道出個中奧秘。

  看好中國市場潛力

  Prada這次赴港集資,總共發行4億多股,募集資金約167億港元,其中86%為舊股,集資所得凈額僅約24.4億港元,當中75%擬用於拓展直營店網路,15%償還銀行貸款,餘額則用於一般運營。

  目前,Prada在亞太區已有104家直營店,約佔全球直營店總數的三分之一。Prada擬借助集資所得,年內新開80家直營店,當中25家將位於亞太區,10至12間位於中國哈爾濱、廣州、長春等9個城市開設店面,2012年計劃開設11家店面。

  據招股書稱,過去三年,Prada的銷售額在亞太區的年複合增長率為51%,主要是受中國市場推動。它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年複合增長率高達52%。大中華區的銷售佔全球的比重已高達19%。

  相比之下,Prada在其故鄉義大利增長率僅有1%,而北美甚至只有0.8%。

  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使人們對海外高檔品牌渴求越發強烈,由時裝、名酒到名畫,都顯出驚人胃口。他們崇尚名牌,願意付出比歐美還高的價錢購買名牌貨,認為貨品的質素和名氣物有所值,認為貴得有道理,真正體現到公司的價值,“買貴”不等於“買錯”,這其中,當然不乏貪慕虛榮的“名牌一族”。買賣雙方的你情我願,也造就了香港證券市場吸引國際品牌來投的環境。

  Prada非常看好中國市場,行政總裁PatrizioBertelli在6月12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公司之所以“花落香港”,主要因為亞洲是公司戰略性區域,同時,中國也即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招股書也特別提到:“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利於我們進一步打入更多的中國城市。”劉秋偉 文/圖

  普拉達的IPO秀:選擇香港因為對炫耀性資産估值最高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