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華:人民幣匯率未必一定會影響港元資金流動

2010-04-21 15: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程軼文

  中新網4月21日電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議員提問的人民幣匯率情況及其對香港經濟的影響作書面答覆。

  曾俊華指出,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與內地有關部門一直有就雙方關心的課題不時進行溝通及交換意見。

  他表示,自2005年年中至2008年年中,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升值超過兩成。在這期間,雖然部分香港公司受到成本上升的壓力,但我們整體經濟適應大致良好,通脹並沒有受到龐大的上升壓力,而其他經濟環節亦並沒有受到明顯的影響。

  他説,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未必一定會影響港元的資金流動。在2005年人民幣匯改後,港元在7.75至7.85的兌換保證範圍內有升有跌,反映港元的資金流動是受多項因素影響。

  金管局的研究顯示,人民幣升值會令從內地進口的貨物價格上升,但對香港整體通脹只有輕微的影響。具體來説,人民幣對美元每升值10%,香港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通脹率上升約0.5%。

  曾俊華認為,香港的消費物價通脹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本地經濟的整體供求狀況、住宅租金的走向,匯率以及食品價格在國際市場的趨勢。就匯率對通脹的影響而言,港元的名義有效匯率在1-2月合計較一年前貶值約近4%,但截至現時為止,整體通脹壓力仍處於溫和水準。

  他指出,關於2010年的通脹預測方面,特區政府會一如既往,因應經濟情況及物價走勢等因素每季作出檢討,下月中(5月14日)會公佈新一輪的預測。

  曾俊華也表示,港府十分關注通脹對市民的影響。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已顧及了通脹有可能上升對低收入人士構成的負擔。為紓緩市民的壓力,今年的預算案已宣佈一系列的一次過措施,涉及開支約200億元。其中代繳兩個月公屋租金和寬免全年差餉的一次過措施可降低今年的整體通脹率約達一個百分點。另外,額外發放一個月的綜緩、高齡及傷殘津貼也是顧及通脹上升對弱勢社群的影響而作出的措施。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