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預算案利民紓困贏好評

2010-02-25 08: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程軼文

  中新社香港2月24日電(記者 梁今)香港特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24日在立法會宣讀其任內第三份財政預算案。在去年股市及樓市交易暢旺下,全年的赤字預算變成盈餘,財政預算案建議拿出近200億港元利民紓困,贏得各界好評。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認為,這是一份既能正面回應當前社會民生訴求,亦能穩固復蘇及配合長遠經濟發展的預算案。他指出,去年香港經歷了金融海嘯,現時經濟正處於復蘇階段,但當中仍可能會有反覆,而基層市民以至中産人士仍然面對生活中不少困難。為協助他們度過經濟陰霾,他非常支援財政司司長推出一次過的紓緩措施。

  特區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認為,預算案以民為本、務實進取。他表示,在社會民生方面積極回應社會上的很多訴求,提出一系列改善民生、紓解民困的措施,在經濟復蘇的初期,既能切實地支援有需要的人士,亦能幫助一些更加困難的情況。

  唐英年表示,除了推出短期的紓困措施外,預算案還著眼香港長遠發展的需要,大力投資于教育、醫療、環保、科研、經濟發展、文化藝術、體育等方面,改善人力資源,提升社會流動性。

  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用上蘋果綠色封面,充滿生機,一如香港經濟走出陰霾。曾俊華發表預算案時表示,香港經濟自去年第二季起復蘇,其中股市樓市交投暢旺令印花稅收入大增,因此預計2009至2010年度庫房將錄得190億港元的經營盈餘。

  他在其後的預算案記者會上坦言,由於預計不到地價收入大幅增加,以及在惡劣環境下去年的利得稅和薪俸稅也帶來“驚喜”,因此與去年預測的399億港元赤字有很大差距。

  在預測將錄得盈餘下,預算案提出了一系列的利民紓困措施,包括140萬名納稅人士于2009至2010年度的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將寬減75%,上限為6000港元,庫房將因此減少45億港元稅收。另外,港府將寬免2010年至2011年度全年差餉,以每戶每季1500港元為上限,估計約90%的住宅物業和60%的非住宅物業在新一年度將不用繳交差餉,涉及68億港元。

  協助中小企方面,港府決定寬免商業登記費一年,涉及約18億港元。扶貧措施方面,港府主要建議向綜援、高齡津貼及傷殘津貼的人士發放額外一個月津貼額,港府額外開支約18億港元。

  另外,港府又會在下學年為每名領取綜援或學生資助的幼稚園、中小學及大專學生,提供1000港元額外津貼,以紓緩家長應付新學年開支的壓力;同時又會為每個有中小學生的綜援家庭提供上網津貼1300港元,並會協助清貧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等。

  曾俊華在預算案的結語表示,重視市場的政府絕不等於冷酷無情,發展經濟亦非為了個別階層的利益,而是為了全體市民,政府為減低市民生活壓力,推出紓困措施,即使暫時出現赤字亦在所不惜。他預計,隨著基建投入進入高峰期,2010至2011年庫房將轉盈為虧,可能錄得252億港元赤字。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歡迎港府提出多項利民紓困措施。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黃洪對於預算案提出的援助貧窮學生措施感到滿意,他認為有關金額足夠,受惠的家庭亦較以往為多。

  香港貿發局認為,預算案提出的多項經濟發展策略十分有針對性,相信可有效協助香港穩步邁向復蘇。(完)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