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需直面網際網路挑戰

2013-08-16 13:24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林天泉

  大約在10多年前,曾經有部門舉辦過一個活動,叫做“一週只用網際網路,你能活下去嗎”,參賽選手被規定只能在網際網路上用各種手段解決自己生活需求,從日用品到吃喝玩樂,必須讓商家答應送貨到府。在現在看來這些條件無比簡單,但當時只有一位選手堅持到了活動最後,他依靠永和豆漿度過了測試期,這是當時唯一一家能夠接受網上訂單送餐到府的餐飲企業。

  只不過是10多年的時間,隨著網際網路業態的發展,別説在家依靠網際網路“宅”一週了,更長的時間都行。想吃現成的有送飯到府的網站,想買日用品有各種網上商城,想看電影更是可以線上觀摩,水電煤帳單、電話費帳單、信用卡帳單都能在網上支付掉。

  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綜合融匯了各種行業的需求,使得網際網路走入了尋常百姓家,不再如當年那麼神秘。因此,在本週舉行的網際網路大會上,網際網路金融成為關注焦點也不足為奇———在解決了衣食住行這樣的基本問題後,網際網路必然會面對著用戶更進一步的需求。

  從網際網路金融的意義上看,支付寶推出的餘額寶不過是塊敲門磚,吸引到了大眾的注意。在此之前,本刊的《商道》早已就人人貸和眾籌模式予以重點介紹,這些基於網際網路基礎上的衍生的小額資金的應用,更是值得關注的方向。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一步深化,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再次發放,這類業態會更多地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

  必須承認的一點是,科技永遠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馬克思曾經説過“蒸汽、電力和自動紡織機甚至是比巴爾貝斯、拉斯拜爾和布朗基諸位公民更危險萬分的革命家。”在今天,我們完全可以在紡織機之後加上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帶來的便利有目共睹,網際網路的風險也眾所週知。這也使得央行主管支付清算的副行長劉士余警示,目前P2P的平臺內部已經出現了道德問題,需要注意操作和信用風險。P2P如果做成線下,脫離了平臺操作功能之後,就會演變成資金池。他認為,網際網路金融有兩個底線不能碰:一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二是非法集資。

  姑且不論央行副行長所言是否準確,僅就風險意識而言,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在很多人因為網路安全的原因拒絕使用網銀,寧可上銀行排隊的今天,如何降低網際網路風險,實現傳統客戶向網路客戶的轉變,是需要網際網路和相關金融監管部門共同商榷的。

  與此同時,在券商中還發出了一種聲音,認為第三方存管有礙于券商的網際網路發展。這一説法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因為曾經出現過券商挪用客戶資金進行投資並且引發風波的情況,第三方存管起到了保護客戶資金的作用一直被沿用至今。作為過渡性資金管理方式,已經出現了很多第三方存管的理財産品,但是一旦錢又回到了券商手裏,而監管又沒有跟上的話,當年的風險依然會再次發生。

  在金融領域,再創新必須是以安全為前提的。尤其是面向普通百姓的理財産品,安全更是第一要素。當然,也必須相信,科技永遠是會進步的,總有一天,會出現更合理的監管資金模式,更安全高效的理財方法。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