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網”熱潮初涌 五問網際網路券商模式

2013-08-15 13:45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林天泉

  眼下正勁刮的網際網路金融之風,改變的不僅僅是傳統金融業,證券行業也急切期待通過網際網路整合而推動自身轉變,以應對“攪局者”。

  有關長城證券與騰訊合資成立網路證券公司的消息雖已被否,卻難掩券商多維度探索網際網路模式的衝動,網際網路金融如同當下居高不下的酷熱天氣,熱浪正席捲證券行業,券商觸網將成為必然趨勢。

  但是,網際網路資訊透明化、風險高等特點,又與券商保守與低風險文化形成了鮮明對比。無論是通過與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合作,還是自搭電商平臺,傳統券商都面臨著文化、人才、商業模式等多方面的重塑需求。券商該如何選擇一條符合自己展業模式的“觸網”之路?

  一問:

  何種觸網路徑最佳

  券商正通過多種方式探索券業網際網路化的可能性,何種方式最佳?是與網商合作?還是自我打造?

  “簡單來説,網際網路券商模式主要分為移動終端和網路平臺兩種。”據某上市券商相關人士介紹,一是券商將其業務集中在網際網路或移動網際網路上運營,如網上開戶、金融資訊服務、證券交易網路化等,這一模式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二是借助網際網路或移動網際網路平臺,設計或開發新業務,向用戶提供證券金融服務。

  今年3月13日,方正證券宣佈泉友會天貓商城旗艦店正式上線,成為首家亮相天貓商城的券商網店,方正證券將旗下50種金融産品陳列于網上貨架,供投資者自主選擇。

  同樣借助電商平臺以合作方式介入網際網路的券商還有齊魯證券、長城證券。而國泰君安證券、華泰證券和華創證券則選擇自建網路平臺,設立獨立的網上商城。

  此外,券商利用自身網站和移動客戶端為客戶提供創新服務的模式也屢見不鮮。同時,隨著證監會對非現場開戶的鬆綁,為券商網際網路業務拓展了新空間。

  “券商網際網路金融創新是今年證監會推動證券業創新發展的重點之一。”深圳某大型券商負責人表示,監管層表示將支援券商與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合作,支援設立網上證券公司。

  “許多券商已經開始加入這場網際網路金融的跑馬圈地,誰也不想錯失開拓渠道的先發優勢。”長城證券非銀行金融行業分析師陳雯稱,目前,國泰君安、齊魯證券、華創證券、中信證券和長城證券已率先向有關部門遞交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方案。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稱,金融行業的網際網路化是未來的大趨勢,網際網路化可以推動金融業發展,同時填補傳統金融業的空白市場,借助網際網路平臺拓寬渠道和客戶群。

  正如馬雲所説,“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將改變銀行”。這一道理同樣適用於券商,被動改變將失去市場。

  從成熟市場的經驗來看,網路經紀商的發展勢頭已經對傳統券商形成威脅。據了解,美國網路經紀商TD Ameritrade,1998年日均交易1.8萬筆,而2012年日均交易則達到36萬筆,是1998年的20倍。而在此期間,紐交所的日均交易筆數僅增長72%。

  “未來不僅是券商與網際網路相融合成立合資網路券商,甚至出現網際網路公司搶食的可能。”北京某券商非銀行金融行業研究員認為,中國遲早會出現如嘉信或E-trade式公司,這是制度紅利打開後必然的發展趨勢。

  二問:

  合作模式如何選擇

  一些券商已率先開立網上商城,但大部分産品銷量看來也不盡如人意,券商如何有效觸網答案仍然待解。

  種種網際網路佈局,折射了當前券商佈局網際網路金融的熱情,但也暴露了探索中出現的問題。

  “支援券商與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合作,支援設立網上券商將是創新發展工作的重點。”深圳某中型券商高管稱。此前,監管層就2013年券業創新發展工作的部署中就已經提到,將支援長期機構資金、民營資本參股證券公司或設立專業性證券公司。

  今年3月份,證券業協會公佈《證券公司開立客戶賬戶規範》以後,網上開戶成為券商最易實施的一項創新嘗試,多家券商都在官方網站首頁顯著位置推出網上開戶快速通道。

  除了網上開戶,各地券商還在深入研究網際網路金融的各種模式。或進行部門的重設和改造,或選擇成立網際網路金融部門、電子商務分公司。

  “目前,券商網際網路金融模式主要分為移動終端、通過網上商城與電商合作兩種模式。”某上市券商相關人士稱,同時又可分為券商業務嵌入現有大型B2C(商家對顧客)電子商務平臺進行銷售,以及自主開發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直銷網。

  其中,業務合作是券商與網際網路企業“聯姻”最為基本方式。今年3月,首家在天貓商城搭建網上旗艦店的方正證券,就是最為典型的券商與網際網路企業平臺合作的模式。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方正證券將旗下50多種金融産品陳列于官網貨架,産品售價從十幾元到上萬元不等,産品包括投顧內參、投顧短信、開盤必聽、股票評級通知等。

  陳雯認為,券商依託現有網際網路平臺與之合作,主要目的是借助網際網路企業渠道,進一步開拓網際網路企業已沉澱的客戶群,但就目前券商與網際網路合作的情況來看,效果並不理想,“券商只是在商城中單純地發佈産品資訊,産品內容單一化,難以對客戶起到很好的黏性作用。”

  記者粗略統計,截至8月14日,方正證券泉友會官方旗艦店的産品總銷量超過100件的有7款商品,而近20件商品至今銷量仍顯示為零。

  除方正證券,同樣借助電商平臺介入網際網路的券商還有齊魯證券和長城證券。齊魯證券先行試水在手機上完成資金賬戶的開立並啟動了網上開戶,隨後該券商又在天貓搭建齊魯證券融易品牌店。

  長城證券則選擇與拍拍網合作,“理財逛網店、長城新體驗,足不出戶,在網上商城實現輕鬆理財。”這是長城證券早些時候在騰訊拍拍網旗艦店正式開業時的網路宣傳語。

  “券商的網上商城是否盈利主要看其産品的利潤空間有多大,但就目前銷量情況判斷,多半應該是賠本賺吆喝。”深圳某平臺券商運營經理坦言。

  三問:

  咋過自建平臺岔路口

  除借助電商企業平臺介入網際網路外,有一部分券商則在嘗試“單幹”,自建平臺的券商該如何走過岔路口?

  國泰君安和華創證券的創新主要立足於支付方面。國泰君安董事長萬建華與中國銀聯的淵源而選擇與銀聯合作,華創證券則引入第三方支付公司證聯融通電子有限公司為合作夥伴,並已獲證監會批復同意開展消費支付服務試點。

  值得一提的是,華創證券於今年2月推出的“華創證券網上商城”,與華泰證券、國泰君安等券商自建的金融超市不同的是,華創證券並沒有在商城中專登出售金融産品或資訊服務,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迷你版的電商購物網站。

  在華創證券網上商城中陳列的産品可謂是種類齊全。從名錶、名酒、化粧品、珠寶到名牌服飾一應俱全,甚至連GUCCI、COACH這樣的奢侈品牌也可以在華創證券網上商城中找到。

  記者瀏覽華創證券網上商城發現,今年2月才開張的商城看起來已初具規模,所陳列産品超過4000件,光是在“奢侈品特賣”分類下的産品就有694件,涵蓋了Dior、COACH、GUCCI、周大福、雅詩蘭黛等國際大品牌。然而,華創證券作為一家證券公司旗下的電商平臺,商城的金融賣點卻乏善可陳,目前只有同花順兩款付費軟體上線。

  “毫無疑問,華創證券探路網上商城的根本原因是券商經紀業務的持續下滑,迫使其尋求創新出路。”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人士稱,通過網上商城盤活券商現有客戶資産或許是券商未來創新的一個盈利點,不過這種偏離主業的行銷方向能否持續卻不得而知。

  四問:

  合作還是單幹

  券商自建網際網路平臺,要比借助電商平臺介入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但成熟的電商平臺提供的是標準化模板,缺乏個性化,券商面臨兩難選擇。

  “券商‘觸網’目的應該在於打造金融樞紐網站。”北京某券商非銀行金融行業研究員表示,投資者除進行股票交易外,同時還可以獲得配套的金融、保險、資産管理等各項服務。

  上海某大券商高管指出,券商自建網際網路平臺,要比借助電商平臺介入網際網路的券商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平臺建設週期也會比較長。

  “自建平臺券商更多需要考慮引流問題,此外也要面對技術開發及平臺使用後的不斷維護升級問題。”原阿里巴巴的一位産品經理向記者介紹,入駐成熟的B2C電子商務平臺(如天貓)則相對簡單。

  這位産品經理認為,雖然成熟的B2C電子商務平臺可以為券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引流問題,同時網路設施(伺服器、存儲、軟體、整合、資訊安全等)、搜索引擎、數據挖掘及雲計算等相關配套服務會比券商自建平臺更為成熟穩定,但是借助電商平臺介入網際網路的券商也存在著在用戶需求體驗,網站功能設計等方面比自建平臺較差等問題。

  “成熟的電商平臺提供的都是標準化、大眾化的界面模板,相對自建平臺缺乏個性化和差異化。”深圳某大型券商分析師稱,尤其在用戶需求的功能上,應符合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特點。

  申銀萬國研究所所長陳曉升則在此前舉辦的“第八屆新財富券商研究所高峰論壇”中指出,目前銀行資産規模達140萬億元,信託現正奔向10萬億元關口,杠桿比例各有不同。這種環境之下,券商要與銀行比拼網點和渠道,又要參與網際網路競爭,勝出概率極低,換言之,證券公司真正轉型成為網際網路公司的概率是很低的。

  五問:

  該保守還是冒險

  一邊是券商保守的風險控制文化,一邊是網際網路企業燒錢的高風險文化,這兩種文化基因能否有效融合,將成為困擾券商進軍網際網路的一大難題。

  在眾券商紛紛投石問路進軍網際網路時,一個不得不關注的問題是,傳統券商能否與新興網際網路企業在客戶和文化中相融合?

  “券商進入網際網路金融,將加劇這一行業的競爭,畢竟具備明確資産額度的客戶資源相對有限。”陳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網際網路企業雖然客戶群體龐大,但其中又有多少能轉化為券商的客戶無從得知。事實上,面對網際網路企業龐大的客戶群,券商往往很難知悉其具體資産情況,這類客戶的黏度也相對不高。

  國泰君安董事長萬建華曾公開表示,雖然網際網路公司已對金融業造成了衝擊,但不會取代金融機構,“金融終歸是金融”,個性化、定制化、管家式的財富管理服務還得金融機構來提供。

  一邊是券商保守的風險控制文化,一邊是網際網路企業燒錢的高風險文化,這兩種存在鮮明對比的文化基因是否能有效融合,將成為困擾券商進軍網際網路的一大難題。

  業內人士認為,真正的網際網路金融不會是傳統金融模式的顛覆者,而是一個融合式的改善者,網際網路金融會改變現行的金融生態系統,只要金融機構能順應技術變革和金融生態變化的步伐,同樣也是受益者。

  而國信證券則認為,網際網路金融將通過非主流客戶平臺逆襲傳統金融。在金融機構過剩和金融服務缺乏並存的現狀下,網際網路金融通過對目前非主流客戶群的服務,將很容易培養客戶黏性,隨著規模的擴大,對傳統金融形成逆襲之勢。  (證券時報記者 張欣然)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