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樂案背後:“低調”經理緣何炮製驚天巨案

2013-08-12 15:05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編輯:林天泉

  博時基金因為馬樂事件而陷入了漩渦之中。

  從6月21日,博時基金公告,馬樂以身體不適為由,離開了博時基金開始,到7月下旬,有關馬樂牽涉70多只個股,10億資金的“老鼠倉”案浮出了水面。至此,一個看似平常的基金經理離職真相,才被世人所注意。

  近年來,如此眾多的“老鼠倉”事件不間斷上演,並有愈演愈烈之勢,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又會牽扯出怎樣的行業背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展開調查。

  30歲就管理近70億資産/

  像往常一樣,當大家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市場推出的新産品上時,博時基金基金經理馬樂在6月21日離開了博時。

  表面上看,他的離職和其他基金經理離職相比,沒有什麼不妥。如果非要説點什麼,那就是馬樂的年齡,可謂“年輕有為”。況且這年頭,行業內基金經理離職已是家常便飯。

  然而,一個月後,這件平常的基金經理離職背後,竟然暗藏玄機。經證監會調查,原博時精選基金經理馬樂涉嫌利用職務便利,獲取博時精選基金交易的非公開資訊,操作他人名下賬戶,先於或同期于其管理的基金買入相同股票70余只,交易金額和獲利金額較大。

  其中,高達10億元的涉案資金,讓市場震撼,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在證監會處理的類似事件中,馬樂案涉及的金額之巨,前所未有。

  接觸過馬樂的人,用以描述馬樂最多的兩個詞,一個是“年輕”,另一個詞是“低調”。從網路上,我們能搜到的有關馬樂的資訊,僅只有那短短的幾句話:馬樂,碩士研究生。2006年加入博時公司,歷任研究員、公用事業與金融地産研究組主管兼研究員、投資經理。2011年4月12日至2013年6月21日期間,任博時精選基金經理。

  沒有出生日期,甚至沒有學歷專業的介紹,而且在媒體上的言論也非常稀少。有關他的年齡,甚至博時內部的人也不是特別清楚。

  “他大概就是三十齣頭的樣子,反正就是年輕。”一位接觸過馬樂的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不是很愛説話,但是做事很努力,三十歲就當基金經理了。”

  據該人透露,馬樂畢業于清華大學,估計學習的專業是與建築相關的,如土木工程之類的專業。他最初進入博時的時候,就是從房地産方面的研究開始的。

  “本人看上去很沉穩。工作一直都做得很優秀,所以很被公司器重。”於是,他在博時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按年齡推算,2006年,也就是剛畢業就進入了博時基金,5年之間,從一個小小的研究員,到投資經理,然後2011年終於接替余洋來管理博時精選。

  “年輕有為,三十多歲就一個人管理近70億元規模的資産,在博時‘仕途’順利,前途一片大好,怎麼會這麼想不開呢?”博時內部人士也都在感嘆。

  “老鼠倉”案發讓人吃驚/

  “他投資的風格偏好成長股。”博時某前員工表示。事實上,翻開博時精選的報告,我們也能探尋到馬樂投資的一些蛛絲馬跡。

  在馬樂接手余洋管理博時精選之後,開始對博時精選持有的股票進行調倉。余洋的風格偏向大藍籌,馬樂接手後,投資風格轉向成長股,最被大家關注的持股譽衡藥業也首次出現在博時精選2011年的三季報的重倉股名單中,而且持倉流通股比例達到12.10%。

  “但是根據我的了解,在操作上也還可以,沒有特別激進。”上述博時內部人士同時也表示。“在事情未水落石出之前,我也很難説出什麼,只是感覺太突然,太意外了,一個平時對人都特別好,和同事相處也很融洽的人,怎麼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事實上,前些年,“老鼠倉事件”頻頻曝出之後,監管層對於基金公司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在前車之鑒的威懾下,我們都在漸漸淡忘“老鼠倉”這回事,甚至已認為這個市場不可能出現“老鼠倉”了。

  “説到努力,哪一個基金經理不努力?”一位華南做得很優秀的基金經理甚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基金經理背後有太多的辛酸,每天要面對的壓力是別人難以想像的。監管已經很嚴格了,有時候和上市公司之間的正常交流也要被監控。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馬樂案還是發生了,這讓我們有太多的疑惑。難道還有人為了利益敢踩監管的“紅線”?還是我們太相信市場的防範已足夠到位?

  從此前的查處看,因利用非公開資訊交易獲罪的基金經理有4人。其中,原明星基金經理李旭利累計交易金額5226.38萬餘元,非法獲利金額1071.57萬餘元,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罰金1800萬元,他也是目前因老鼠倉被判刑罰最高的基金經理。而據目前的公開資訊顯示,馬樂涉及的交易金額和非法獲利或將遠遠超過上述4人。

  諸多疑問待解/

  一個極其“低調”的人,為什麼能做出金額如此巨大違法事件?

  其中的一個疑惑是,馬樂為何能撬動如此大的資金量?事實上,市場上不止一個人有這樣的疑惑。馬樂本人,既不是明星基金經理,在行業內的年齡和資歷也不算“老人”,也沒有什麼有實力的後臺?居然可以撬動10億的資金量,使該“老鼠倉”成歷史上涉及面最廣,額度最大的案件。正因為馬樂的“不起眼”,與本次事件的嚴重程度不成正比,也讓市場更加好奇。

  另外一個疑惑是,按照馬樂本人的性格以及能力推斷,性格沉穩,年少得志,仕途一帆風順,三十多歲就當上基金經理,管理著幾十億規模的資産,他到底有什麼動機去做“老鼠倉”?

  按照可疑賬戶披露出來的時間,是從2011年三季度,他剛當上博時精選的基金經理就開始謀劃“老鼠倉”。“似乎時間上太趕了些,職位剛提升,不至於剛開始就這麼大膽地去犯事吧?難道真的是貪圖利益?”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在此之前特定資産投資經理的職務經歷,讓這個疑點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還有一個最大的疑惑就是,馬樂究竟是不是華潤深國投-尊享5號的投資經理?如果是,就必須徹查該産品的持有人,如果有關聯,那麼馬樂無可狡辯,如果不是,那麼博時基金則逃脫不了干系。

  根據該産品説明書看,博時基金的確是該産品的投資顧問,但是具體到投資經理一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始終沒有查詢到相關內容。

  而目前博時基金參與投資顧問業務的,除了尊享5號,還有4隻産品。

  對於華潤深國投-尊享5號,博時基金是投資顧問,所以是有指導義務的。不過,按照規定,基金經理可以兼任投資顧問的,但是不能做投資管理人。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稱,“這個其實是有漏洞的,萬一基金經理本人介入比較深入,就會造成不好的後果。這個主要還是看各個公司如何去界定和處理這樣的事情。而且從目前該事件的情況來看,博時基金還不至於如此傻。”

  然而,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在最後的答案還未揭曉之前,一切都還不能塵埃落定。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