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指創新高 大宗商品緣何唱反調

2013-08-07 09:08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林天泉

  不斷創出新高的美股,令大宗商品市場“眼紅”。今年以來,道瓊斯指數已經連續三十次創新高,而同期跟蹤主要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CRB指數下跌近4%。市場人士稱,大宗商品“唱反調”主要在於需求不足,此外美元回流推漲美元指數,及全球“低通脹”給大宗商品帶來了壓力。

  美股獨樹一幟

  今年以來,美股可謂獨樹一幟。截至8月6日,納斯達克指數漲22.30%,道瓊斯指數上漲19.14%,標準普爾指數上漲19.70%。相比之下,上證指數年內卻下跌9.19%。

  股市往往是經濟的晴雨錶,美股大幅上漲背後的推手之一是美國經濟在復蘇。最新經濟數據顯示,美國二季度GDP年率初值增長1.7%,好于預期的1.0%,7月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指數55.4,為2011年6月來最高水準。

  究其原因,格林期貨研發總監李永民認為,美國實體經濟持續走好,市場信心增強,且隨著美元保值功能的增強,美元開始回流,帶動美國證券價格屢創新高。

  間接來看,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是經濟復蘇的推手之一。2008年以後,美國貨幣政策制定者——美聯儲祭出多輪QE政策,低利率政策使得資金成本不斷走低,這也讓高收益風險資産受益,充足的流動性也進一步推高美國證券價格。

  “美國企業資金成本下降,配合原材料價格下跌,企業盈利不斷提高,股市上漲是這一現象的集中體現。”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説,美國政府有意引導股市和樓市復蘇,提高居民的資本投資收入。

  美國難扶整體疲弱

  QE的推出也推高了大宗商品價格,但形勢並不像股市那麼樂觀,畢竟大宗商品與全球經濟狀況更為貼近,而不只是美國股市。

  數據顯示,二季度CRB指數連續三個月下跌,低點探至275.54點,回到一年前的水準。同時,大宗商品的“反向指標”美元指數逐級走高,在7月一度探至84.753點,回至3年前的水準。

  對於大宗商品的跌勢,市場人士認為,多個經濟體經濟低迷和供應過剩導致商品市場資金不斷失血,寬鬆的貨幣政策未能引發商品市場的投機需求增長。興業期貨高級研究員施海表示,大宗商品持續低迷,主要因為全球經濟整體疲軟,尤其是新興國家經濟減速、歐元區經濟衰退影響所致。

  不過,程小勇認為,美國經濟復蘇存在一定的泡沫和不確定性,也説明美聯儲一旦看到住房抵押貸款利率上升,美聯儲就發出推遲削減QE的信號。因此,美國經濟復蘇力度依舊溫和,而QE退出的方向不變,只不過節奏有所放緩,美元實際利率依舊在攀升。

  橫向比較來看,中國和歐洲經濟表現在2013年都不及美國,只不過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還只是長週期下降的一個階段,而歐洲經濟在7月份顯現一絲曙光,製造業和服務業顯性指標都有所擴張。對於商品而言,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需求決定了全球的商品需求,比如銅消費比重超過40%,由此,中國經濟長週期下行給商品帶來長期利空。因此,歐美經濟復蘇對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帶來的提振難以對衝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帶來的利空壓力。

  QE牽動股市期市

  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經濟復蘇力度很強,但QE未來也會漸漸退出,這對股市和期貨市場來説,意味著什麼?

  有市場人士指出,美國經濟復蘇,僅僅依靠樓市和勞動力市場復蘇是不夠的,美國製造業、財政收支等方面指標仍有待改善,因此雖然美聯儲退出QE的可能性較大,但仍將需要較長時間,期間也有較大反覆性,這對大宗商品來説,無疑是一個“漫長的”震蕩期。

  新湖期貨分析師黃澍樂觀預計,QE退出不會影響到美國經濟復蘇,喜憂參半的可能性不大,美國持續復蘇勢頭繼續保持兩三年可能性較大。

  他進一步表示,歐洲經濟已經見底,明年開始復蘇,中國經濟正在轉型,雖然GDP數據等可能低迷,但經濟結構將漸漸變好,目前無論市場情緒還是經濟本質都不可能更差,未來肯定是漸漸好轉,大宗商品受美元走高壓制年內難有起色,但受世界整體好轉影響也很難下行,預計年內仍以震蕩為主。(記者 官平)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