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性炒作會否“護航”菜粕強勢

2013-08-06 08:36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林天泉

  有統計顯示,每年7月底至8月下旬,在農産品期貨市場上都是多頭最為亢奮的日子。以豆粕為例,2003年-2012年的10年間,7月底至8月下旬豆粕期貨曾上漲次數多達7次,去年日成交量一度突破1000萬手。而今年情況略有變化,主角已經讓給了去年才上市的菜粕期貨。

  業內人士分析,8月份,水産養殖進入傳統旺季,意味著菜粕的需求亦進入旺季;同時,一年一度的油菜籽收購進入尾聲,菜粕供應趨緊。整體呈緊平衡狀態,使得國內菜粕價格近期漲勢較為明顯。分析人士認為,水産養殖旺季將持續至10月份,在此期間,多空大戰將如火如荼開展,菜粕期貨有望重演去年豆粕“雄風”。

  現貨升水牽引期價上行

  近期,菜粕期價持續走強,尤其是RM309合約7月至今累計漲幅已高達13.5%,7月單月漲幅為12.34%。截至昨日收盤,該合約收報2925元/噸;交投最為活躍的RM401合約近三個交易日亦持續收陽,昨日收報2249元/噸。

  “近期菜粕連續上漲的主要原因在於菜粕庫存緊張,油廠挺粕心態較濃,現貨升水導致期貨價格向現貨價格靠攏。”招商期貨農産品分析師楊霄表示,8月5日,湖北地區國産菜粕出廠價格在3000-3100元/噸一線,較上周漲50元/噸;安徽地區國産菜粕出廠報價集中在2950-3000元/噸,較上周漲50元/噸,現貨價格相較RM309合約期價仍有小幅升水。

  “貼水過高的期貨價格向現貨價回歸,是粕類近期走勢的大方向。”分析人士認為,近期菜粕現貨價格高企,主要在於政策面和供需面的兩方面因素影響。就政策面而言,楊霄指出,中儲糧對油菜籽代收儲企業規定的菜粕銷售指導價有所提高,據悉為不低於2660元/噸,這一定價遠超過去年2200元/噸指導價格,菜粕現貨價格因此獲得底部支撐。

  “今年菜籽托市價5100元/噸,比去年略漲100元,基本符合預期,市場上相信國家正在研究取消托市,明年改為直補的方式。但今年中儲糧嚴格把控交儲備的菜籽油品質,防止進口菜籽油流入儲備以次充好,打壓了菜籽油價格,並且中儲糧將菜粕按2650元/噸左右結算出售,這大大高於去年的2150元/噸;菜粕價格底部被大幅抬高。”銀河期貨研究員王利雄説。

  從供需層面看,華聯期貨研究所所長韓錦指出,8月是水産養殖旺季,養殖戶對菜粕的需求十分旺盛,但由於價格上漲,加上菜油銷售有價無市,油廠普遍囤積菜粕、控制出貨,導致目前不僅菜粕價格高企,就連同樣可用於水産飼料的棉粕價格也大幅上漲,由年初的2535元/噸漲到了7月末的3570元/噸,漲幅高達40.8%,大大超過菜粕26%的同期漲幅,這就更加刺激油廠囤粕待沽。

  三季度維持強勢概率大

  “8月至10月正值我國水産養殖的傳統購銷旺季,市場剛性需求不斷擴大,利好菜粕市場,而目前油廠庫存偏緊,也導致部分廠家不斷上調菜粕出貨價格,三季度菜粕價格保持堅挺的可能性較大。”展望後市,楊霄認為目前現貨相對RM1401升水在600元/噸以上,在現貨市場繼續保持堅挺以及9月合約大幅上漲並釋放利多的背景下,1月合約有向現貨靠攏的需求,後期仍有繼續向上的空間。

  整體而言,當前分析人士對於菜粕三季度維持強勢的觀點頗為一致,分歧之處在於11月份水産養殖進入淡季後,菜粕期價會否回調。

  楊霄認為,10月份之後,進口菜籽不斷增加,菜粕供應緊張情況會有所緩解,豆粕中長期利空的基本面也會對其進行壓制,菜粕在四季度轉弱的可能性較大。

  華聯期貨研究所所長韓錦則有不同意見,他認為:“在一個非完全性的市場化期貨市場中,分析價格走勢不能再只考慮傳統的供需因素,首先應考慮行政干預因素對價格的‘定價’作用,這種作用往往是決定性的。”

  事實上,政策層面的收儲,對於包括菜粕在內的農産品價格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家糧食局數據顯示,截至7月20日,湖北、四川等12個油菜籽主産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油菜籽454.6萬噸,同比增加89.5萬噸。“目前菜籽現貨市場收購價2.55元/斤,收購已接近尾聲,農戶手中存貨稀缺。” 銀河期貨研究員王利雄説。

  “今年3月筆者考察了多地油廠,發現所到油廠幾乎全都沒有菜粕可售,儘管當時菜粕價格高達2800元/噸以上,但仍需要通過關係才能買到。這種情況還是發生在去年中儲糧沒有控制菜粕的對外銷售權的情況下,今年由於菜粕政策面控制趨嚴,即便進入水産養殖淡季,只要有少量的剛性需求,也會使菜粕價格在今年底明年初保持堅挺。” 韓錦説。

  9月合約鹿死誰手

  菜粕RM309合約近期走勢備受市場關注,該合約自5月上旬的低點以來便幾乎呈現單邊上行格局,僅7月單月漲幅便超過了12%。王利雄分析,昨日持倉量增至11.6萬手,單邊近6萬手,空頭需湊夠60萬噸菜粕現貨才能打敗多頭,這無疑給多頭很大的信心。“但進入交割月後,空頭越發處於被動地位,不排除9月菜粕合約多空激戰後,多頭把戰場轉移至價差過高的1月合約。菜粕1月合約預計維持在2200-2300元/噸震蕩偏強。”

  華聯期貨研究所所長韓錦認為,RM309上多空勝敗已初露端倪,但目前就肯定多方最終大勝尚言之過早。首先,2900元/噸上方對油脂壓榨企業來説,將會産生賣出套保的考慮,畢竟這個價格對油廠已經是有利可圖。其次,今年的豆粕價格不太給力,特別是今年7月美國沒有出現像去年同期那樣的極端天氣,多頭指望的“天氣炒作”行情曇花一現。第三,8、9月份,隨著進口大豆入境量的猛增,以及對美國大豆豐産預期越來越強烈,將對豆粕價格的壓製作用明顯。只是對菜粕RM309的空頭來説則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不過,如果菜粕期價上衝到3000元/噸以上,與豆粕價差縮小到500元/噸以內,則豆粕的替代效應將會出現。綜合各方面因素,韓錦認為,RM309在8月份,期貨價格可能在2900-3000元/噸之間高位震蕩減倉,並順利進入交割月的可能性很大,出現極端行情的可能性並不大。(記者 王朱瑩)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